第 5 节 好人武松因何从「天人」变成「杀神」?
武松的身上,有一个传统好人的模样。
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求不得;
是凡人已经把自己打磨到近乎于神,多次试图渡劫却还是输天半子的绝望。
对这个在《水浒传》百回篇幅中独占十回的好汉,施公摒弃了《大宋宣和遗事》中武松「酒色财气,更要杀人」的社会大哥形象,在《水浒传》里给的出厂设定恰到好处。
年幼莽撞,曾经失手伤人,现在外地躲避跑路,寄居在柴大官人家里。
都知道要先抑后扬,但难在分寸拿捏。
武松的设定没有过分,没有为了反转就给他安排个天聋地哑、全家惨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出身。只是小镇无业青年,年轻时练过武也犯过错,看起来就是平平常常。
设定好就好在这个普通,普通到让人没有距离感,普通到好像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
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开头一个月写不出来,怎么都不满意,等静下心来,方悟出好作品哪有一开始就吼雷打闪,前面徐徐入胜,后面才见真章。
从宋江看到武松开始,剧情开始发动。
一方面武松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尊重,一方面家乡的通缉解除,他无事一身轻地再次踏入江湖。
宋江带着弟弟宋清,摆酒、送人、给钱一条龙,武松感动到流泪,带着来自宋大哥满满的爱回家,去找寻自己的亲哥哥。
打老虎这件事,后面的武术描写固然精彩,但是前面的店家劝阻才是重头戏。
武松先是不顾劝阻喝酒,接着不顾劝阻上景阳冈,酒家老板就是捧哏,不断劝。
这一切都表明武松的自信,这么厉害的肌肉,这么高强的武艺,这么好的身板儿。
老虎?
哼!谁怕谁?
当然这个十八碗酒有点说头。
在水浒描述的北宋年间,多数酒为十度以下的发酵酒,换算过来,武二郎可能就是喝了几瓶啤酒的量。但没关系啊,喝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气势。
哪怕是到了冈上破庙,见到了清河县政府文件,确信真的有虎。
武松心中的天平倾斜,还是面子大过命。
怕什么?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随后酒劲儿上来,躺倒就睡,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大心脏。
而从被老虎吓到醒酒,到正式开始战斗,我们就能初窥武松的战斗意识。
不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上去就跟老虎换血拼命,那恐怕景阳冈告示只会变成「日前老虎已伤了30+1条人命」。
武松的打虎过程,凝聚了智慧和勇气。
先避其锋芒,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有着年轻人的莽撞「哎呀,好不容易有个棍子,不小心还打断了!」,更有着临危不乱的及时调整,揪出老虎头顶「气力纳定」,手脚并用狠狠地招呼。
这里顺道聊聊武松的武力值。
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