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掌握词汇,够用、能用最重要
上一节课,我先给你整体讲解了应用导向学习法,讲了这套方法的特点,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按照这个方法提供的学习路径,一步一步实现应用英语目标。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把这些要素逐一展开,一步一步提升你的英语应用能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进入词汇的部分,来看一看要满足你日常应用的需求,你应该去学哪些词汇、怎么去学
一、应用导向学词汇:结构和深度比数量更重要
英语词汇就如浩瀚大海。如果你把目标设定为「搞定所有的生词」,对不起,你永远抵达不了彼岸。记住: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消灭生词,即便莎士比亚和丘吉尔也做不到。
中国学员对「词汇量」有种执着的追求,以为只要词汇量多,就一定能说好英语。其实很多精通英语的人,他们的词汇量并不见得有多高。倒是有些学员,恨不得把整本英语词典都背下来了,可是英语水平还是不太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问题的关键就是他们掌握词汇的结构不合理,深度也不够。
这里说的掌握词汇的结构,是指以日常的使用频率为标准,你所掌握词汇的构成。而掌握词汇的深度,则是指的你把一个词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对于英语的日常应用来说,你掌握的词汇的结构是否合理、对词汇掌握的深度是不是足够,远比单纯的词汇量要重要。
1.掌握词汇的结构:金字塔结构
我们先来看结构的问题。词汇其实够用就行,你要做的,是尽量多的掌握高频词,也就是常用的词语。
你的词汇结构最好是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底座宽大,越往上越小,这样的结构是非常稳固的,历经几千年依然屹立。我们的词汇结构如果也像金字塔一样,由高频词、常用词组成宽大的底座,往上逐步向低频词推进,这样的结构合理、稳固。
但是许多学英语学员的词汇结构,却是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说,基础词汇、常用词语、高频词掌握比较少、比较弱,而高阶词、少见词确却掌握比较多。学习时不注意巩固高频词,却热衷于GRE之类的高阶词,于是这个倒金字塔结构越来越不稳固。你在市面上找到的APP上背的单词,也是这种情况,大多是你用不到的词。
2.掌握词汇的深度:以成为「主动词汇」为标准
说完结构,我们再来看掌握词汇深度的问题。对于上面说到的常用词汇,我们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掌握了呢?这里的标准就是,你需要把这个词变成你的「主动词汇」。
什么叫主动词汇?简单来说,就是不仅仅看到基本能认识,还要能主动正确应用。其实你这么多年学了不少词语,可是许多词只是「混了个脸熟」,它们沉到大脑底部,没有激活。想象一下,如果你学过的词汇都能发挥活性,你的英语能力将大为提升。
我有很多HR学员,我经常给他们举这么一个例子。给你介绍100个员工,但却只告诉你每个人的姓名,请你为他们安排工作。这个工作很难做。也许当天你能记住一些,但是几天之后你就忘了,很难再对上号。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学历、背景、专业甚至是性别,很难去使用这些人力资源。这就相当于你背了很多单词,却不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只是混了个脸熟。听到看到勉强能想起来意思,但却不能主动去正确地使用。他们都是你的「被动词汇」。
另外一种方法是:你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各方面情况,你就容易记住他们,也能根据他们的专长,合理分配的工作岗位。最好是你和他们共事一段时间,有些共同经历。这样,你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或许二十年后你还能清楚记得他们。这就相当于你的「主动词汇」,因为你充分了解它们的全方位情况,而且去「使用」了它们,印象深刻,也能主动并且恰当地应用。而且,他们一直留在你脑中,不容易忘记。
好了,明白了结构和深度这两个关键点,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在这两个点上要怎么做。
二、优化你的词汇结构
我们先来看在词汇结构的问题上该怎么做。我们日常对英语的应用,会包括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所以也需要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优化自己的词汇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