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回到东临



    天亮了。

    陈墨爬起来洗了把冷水脸,看了一眼木料,就去了外面。

    出去不远有一家面馆,吃上二两肥肠面,陈墨手机响了起来:“喂,舅舅……”

    “仓库说好了,大车也联系好了,我们这边马上出发。”

    “好的。”

    陈墨挂了电话,过去看了他的几根大柱料,骑着车子出门接了小嬢,来到外面的面馆。

    小嬢一晚上没有睡好,看着平静吃着面的陈墨:“你要回东临了?”

    “嗯。”

    “不继续做金丝楠生意?”

    “东临也有金丝楠。”陈墨说:“我回去看看。”

    东临也是金丝楠的产出地,但现在,金丝楠还没有爆火。

    东临那边也没有形成市场,专门出去收金丝楠料子的人很少。要金丝楠上新闻后,金丝楠一夜间被大众熟知,东临金丝楠市场才形成。

    好像是这样……

    陈墨是东临人,但对东临的木料市场,真不熟。

    “赚那么多钱,回去后准备做点什么?”小嬢问。

    “承包一块土地,种果树。你知道哪里可以承包到大片土地不?”

    小嬢摇头:“不清楚。你家那边没有大块土地?”

    “没。”

    老家那边,一直到陈墨穿越之前,都没有大块的果园,或者茶园。顶多就是家里的两三亩土地,几亩林地……将林地开荒出来这样子。

    回到木锯厂快八点钟了。

    郭老板来了木锯厂,再给了陈墨50万:“剩下的等银行开门给你转账。”

    “好。”

    装木料的车子已经过来了,郭老板没有着急让装车。而是和陈墨一起等到银行开门,将钱转给了陈墨,这才通知装货。

    六根,两吨多,三百六十万,简直难以想象。

    金丝楠木价格很高,可很多是被炒的,多是假消息。

    当然,也确实有天价的金丝楠。

    虽然贵,可这个价钱和海南黄花梨比起,还是有些低调的。

    就现在的黄花梨,可以做家具的老料,每公斤是以万元作为单位了。

    陈墨背了一个大书包,里面107万,二十几斤重,沉甸甸的。

    打开书包,浓郁的钞票气味,让人头脑清明。

    “徐总。”陈墨过去找到徐应龙:“我要回老家了。”

    “不留下来做料子生意?”徐应龙有些差异,他觉得陈墨赚这么一大笔钱,应该会乘胜追击,加大对金丝楠的投入。

    “我老家那边也产金丝楠。回去后,我应该会开一个料场,囤积一些金丝楠。”陈墨说。

    徐应龙‘嗯’了一声:“你老家,东临?”

    “对。”

    “东临那边新料多,但质量不好。”

    “也有老料。”陈墨说:“你囤的老山料,阴沉料,卖不。”

    “卖。”徐应龙想了想,说:“我这边料子采购价你是知道,卖给贾老板的料子加价了百分之三十。你要的话,加价百分之二十五,五十万起货。”

    “行。”

    徐应龙这里的料子都不错,他的进货价不贵,加价百分之二十五,可以接受。

    一级市场才被徐应龙扫荡了一遍,陈墨要是现在自己出去收,估计也便宜不了多少,而且没那么多好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