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磁性定善恶?



    渔阳城,北郊五里。

    一口数丈大小的旧钟立于郊野,古拙厚重,钟旁则是一所早已破败的小寺。

    古刹断壁残垣,前后透风,破布挂于梁上,随风而荡。

    相传该寺建于百年前,那时佛教初初传入中原,影响深远,各地纷纷仿建古刹,渔阳郡亦不例外。

    只是时过境迁,边地不宁,鲜卑乌丸轮番入寇,这经也便念不下去,古刹也就荒废至此。

    古寺中但凡稍有价值之物,都早已被城中百姓与外族轮番洗劫,如今已是唯徒四壁,荒草丛生。

    大钟上沾满灰尘,铭文已磨损不清。

    对于乌丸鲜卑而言,南下劫掠务求轻便灵活,自然对如此大钟不感兴趣,幽州百姓则是对如此硕大的古钟毫无办法,只得任它在郊野风吹雨打。

    经年累月下来,这人嫌狗不爱的古钟倒是意外地被保留而下。

    这百年下来,也唯有这口大钟,昭示着古刹昔日的辉煌。

    此刻少有人问经的大钟,如今却人山人海。

    由渔阳郡都尉府士卒开道,郡中大小官吏,骑着高头大马款款而来。

    渔阳郡的大小豪强,士家名士亦闻风而动,皆言这地头蛇张,陈二家与那幽州大名鼎鼎的单家有一场豪赌。

    这些名士士家多是沽名钓誉,地头蛇他们显然没放在眼里,不过士族单家的名头,却不得不让他们前来一观。

    渔阳城中的百姓,更是难得遇到这等热闹,早已揣手携口,浩浩荡荡地簇拥着几家人马,来到了郊外。

    四皮是个老实的农夫,听闻有人要以震山钟辨善恶忠奸,这可是难得一见之事。

    四皮拽上邻居三德,悄声道:“据说这钟有灵气,行恶事之人多半会被揪出来。”

    三德道:“可不是,上回俺偷了地里的菜,去掷孔,连投了九次都被那孔崩飞,幸好没有官差瞧见,否则端地细细盘问我!”

    二人谈起这灵物,各自心有余悸,这些官老爷都说这钟有灵性,能辨善恶,他们只是平头百姓,当官的怎么说,他们便老实的信。

    只是奇怪的是,他们老百姓每次去投孔,可每次都失败,而当官的士族老爷们去掷孔,却每次都能成功。

    官老爷们说这是天人感应,为官者乃十足赤金的完人,心中无恶,上苍之选,这才能够百发百中。他们这些屁民生来便是赎清罪孽的,尊卑有序,亘古不变,故而震山钟不应腌臜黎庶。

    尊者生来便至尊无上,天命正统。贱者生来便贫贱天定,无法改变。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便被灌输了尊卑有别,无法逆转的思想,连一点点反抗之心也不曾拥有,只得埋头于田间,默默承受所谓的“罪孽”。

    时至今日,他们这等百姓望着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打心底的畏惧,臣服,自觉地他们才是天人感应中,那天选之人,而自己则是被天道抛弃的贱民,世世轮回如此。

    只是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恶,所以渐渐地,来此祈福的百姓愈来愈少,也唯有士族老爷们树立权威时,会来此向百姓们展露自家天赋之权的本事。

    张冲随着都尉府士卒而来,策马行至震山钟前,他望着四周人山人海的场面,心头却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本是采补聘礼,却意外招惹出了这般多事,方才箭云,大槐二人面露激动之色,也是在名士之中发现了恩师崔烈的身影。

    张冲目光掠过震山钟,发现钟前散落着不少圆石,这些圆石漆黑如墨,光滑异常,倒更像是铁矿石一类的原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