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2013年(中)



    下边的员工们不满,上层的三位总监也人心惶惶。改革之后,虽然效益暂时上去了,但毕竟历史包袱太大,2012年的亏损依然惊人。据说马远方之所以病的这么重,以致提前退休,就是让这些破事急的。而且台里会计还偷偷吐露,三个频道去年一年亏损达三百五十万,其中梁奇兵的娱乐频道亏损最多,有二百万,许伟传的新闻频道亏损一百三十多万,丁为民的经济频道亏损最少,不到二十万。丁为民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原本经济频道有几个地产商大客户支撑,完全可以实现盈利目标,无奈去年房地产业形势不好,这才导致亏损,等今年经济形势好转,肯定能打一个翻身仗。

    要知道,在改制以前,每年市财政至少要拨给台里一千万的经费,现在只要拨三百五十万就行,而且以后还有可能继续减少甚至是盈利。按照道理讲,市里应该高兴才是,只要坚持下去,很快就能看到曙光,可为什么又突然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要进一步改革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大家好久,直到后来我看书多了,经历事多了才明白,很多事情的发展不是靠制度就能解决,而是靠各方复杂的博弈。而我们这个级别的人是看不到上层具体的博弈过程,所以我们眼中的领导多少都有点昏聩不可理喻,但其实,人家既然能坐到那个位置,就肯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能耐。

    继续深化改革的消息坐实了以后,大家纷纷思索,在燕鹄市,符合有过传媒管理经营经验,又有经济实力这两个条件的公司,那是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的,就是袁宏业等少数几家传媒公司,袁宏业既然表示不趟这个浑水,那剩下的谁还会有这个勇气呢?

    答案很快揭晓,就是前年在丁为民那砸下一千万广告宣传费的神秘女老板颜雨。春节刚过,她的生意终于在燕鹄市高调落户开张,名字叫做‘金钱家投资理财公司’。具体业务就是面向社会,用每年百分之二十五的高额利息吸收资金,然后拿去投资盈利。颜雨买下了我市最高档的写字楼发展大厦,注意,不是买下一两层,而是整整一栋楼,当做办公场所。开业那天,不但市里的领导、老板们纷纷到场,还请了好几个国内一线的影视明星捧场剪彩。而且在媒体宣传这一块,不但省台、中央台来了记者,连各大门户网站都发布了消息。从开业第二天开始,‘金钱家’大楼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全是投资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在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要是工作日,那条街上绝对堵车,五百多米长的街道上全是乌央乌央的投资人。这么火爆的场景,给我姐那些在银行工作的人很多压力,据我姐说,当时她们银行那段时间一份理财产品也没卖出去,市民的钱全投到金钱家去了。而且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金钱家的HR开始四处出动,到银行高薪挖人。雷霁晓被他们忽悠的心痒难耐,连夜写了辞职报告准备去金钱家大展拳脚,被我姐发现后,死活拦住没有去成。多年以后,雷霁晓和我谈起此事,还是一脸的感激之情:“当初多亏了安姐拦住我了呀。”

    这次入股电视台,颜雨和她的金钱家依旧那么高调。几家传媒公司竞标,最多的一家愿意出三百万,可颜雨一出手,就是一千万!而且就在招标会场上,颜雨派出的代表公然叫嚣:“我们金钱家从来不做几百万的小生意!”

    金钱家下属的传媒公司成功入股的电视台。当然,颜雨这么大的老板,不可能亲自处理电视台的具体业务。丁为民原以为凭自己和金钱家的关系,颜雨会支持他做台长,充当金钱家的代理人。但事实证明,合作者只是合作者,不是自己人。丁为民在电视台根深蒂固,如果他出任台长,那么以后的合作中,就肯定会以政府为主,他们金钱家的话语权会大打折扣。基于平衡的原则,所以文广新局就派了一位新的领导来担任台长。

    新派下来的台长叫沈玉伦,是一名退役军人,原来是军区的宣传部长,作风强势,对电视节目制作业务又多少有些了解。由他居中,正好调和两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