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包拯自荐
br />
百姓心中的神明必须打破,这也是赵尚准备自己重新创造新神的一个原因,而且现在西夏已经有了伊斯兰教,这些教徒很疯狂,等到大宋的脚步重新蔓延到西域时,定会与他们起冲突。
在宋人眼中,这是土地之争,但在伊斯兰教教徒眼中,这却是神明之争。
既然是神明之间的战争,那就用神明的方式来解决吧,这是最好的办法。
华山、柳永二人听了赵尚的解释,不禁感慨万千,赵尚的睿智与眼光彻底折服了二人。
华山小声的问道:“这种真理教在大宋也早就有了,他们还是挺守规矩的啊!”
赵尚笑道:“这便是我们大宋的文化魅力了,别管是什么人,只要入我大宋者,都会被同化,想当初那些叱咤风云的匈奴人、突厥人都去了哪里?据朕所知,一部分跑了,剩下的便成了汉人,未来辽人、西夏人也会是这个下场。”
“臣觉着应该不会。”柳永提出了反对意见。
柳永的话虽然说的很直接,但赵尚却一点都不生气,熟悉赵尚的人都知道,赵尚与自己的亲信谈话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绝不会以言治罪。
但要是一个不招赵尚待见的人敢这么跟赵尚说话,赵尚一定不会饶了他。
赵尚喝了一杯茶缓缓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柳永立刻回道:“官家,臣的理由很简单,匈奴人、突厥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但是西夏人、辽人却有,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要想同化他们,恐怕有难度。”
赵尚摆了摆手道:“你太小看咱们汉民族的文化了,朕最近正在准备一个试验,要不咱们打个赌吧?”
“什么实验?”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赵尚笑道:“朕就是想看一下咱们宋人的文化同化力有多大?所以朕招孔宗愿进京了。”
“孔宗愿,孔家的族长?”柳永大吃一惊道。
赵尚点了点头道:“正是,孔家这么多年仰仗是圣人后代,在仙源县作威作福,现在也该到他们为国做贡献的时候了。”
“官家,万万不可啊,孔家虽说有许多纨绔子弟,但毕竟是圣人后代,而孔家也是读书人的圣地,您要是对他们不利,恐怕会引起全天下读书人的不满啊!”柳永连忙劝谏道。
赵尚扶起柳永道:“朕有你想的那么傻么?”
“借刀杀人也不行啊。”柳永继续反对道。
赵尚笑道:“你放心,朕不会用那些鬼蜮伎俩,朕用的是明谋,说白了就是把孔家彻底锁在大宋这条船上。”
“官家,计将安出?”
赵尚故意卖起了关子的说道:“现在还不到时候,等到时机成熟了,朕自然会告诉你们。”
二人听完后只好无奈的应下。
赵尚在山庄又转了一圈,见赵曙已经慢慢的融入这个集体了,才放心的离开。
回宫后赵尚便被范仲淹与包拯给堵住了,赵尚赶紧换掉便装才敢出来见这二人。
赵尚干咳一声道:“两位卿家所来何事啊?”
包拯上前一步冷冰冰的问道:“官家,老臣得到了消息,您是不是将皇长子送出宫去了?”
赵尚脸色有点难看了,干笑道:“包卿请放心,只是去了山庄求学,安全绝对有保障。”
包拯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官家,皇长子身系天下,一旦官家有何不测,皇长子不在宫内,恐怕会引起天下震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