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信息就是权力(求追读)-第2/3页
“公公,罪责未明而用刑,难服人心。应许其自辩。”
吕俨点头同意,童驹想想,也跟着点了点头。
刘湛见状又追问:“好,现在让小二自辩。小二说,今年地里受灾了,产出少了,路上运送财物的时候,天气不好导致损坏,财物品质是自然下降,与小二自己是无关的。”
李轩瑜自然的回道,“着人去查证即可。”
“没错,就是查证。查证什么东西呢?查证应收的财物是多少,正常的耗损是多少,是否有天灾等额外因素影响。
再问李兄,如何避免前去查证的人被蒙蔽呢?”
“选与小二无关而又熟悉相关事宜的老人即可。”这次回答的是童驹。
“所以,要限制贪腐,就要打破两个东西:第一,是小二对于信息的垄断;第二,是小二对于专业的垄断。
打破信息垄断很好理解,安排某位官员去做某事,就要有额外的渠道来验证,这件事原本的利益是多少。打破专业垄断就是指,要能有效评价额外因素对这件事利益的影响,不能光听当事人的一面之词。
再加上合理的流程设计和相互监督制度,就可以限制贪腐的发生了。”
刘湛又灌了口酒,指着房间里面的众人说道,“说来说去,还是审计院的事情。你们要从资产负债表和会计账簿中推算出来各地商品的产出、价格和耗损,进而推算出朝廷应收的税赋,哪个地方有明显差异,哪里就必然存在贪腐。
你们就是皇帝的眼睛,朝廷的明镜。所以你们的权力其实也不小,要想防治贪腐,得从你们开始,从这个小院子开始。
每个来考会计证的人,或许都应当指着祖宗牌位发誓,永远不做假账!”
刘湛这话出来,童驹和吕俨都没有太大反应,倒是李轩瑜颇有些不自在,赶紧岔开话题。
“贪腐之事,有御史台,有大理寺,用不到我们审计院吧?再说贪腐官员,大多为商贾大户所诱,王学士欲行均输法,恐怕在地方上会产生诸多风波?”
童驹赶紧请李轩瑜展开说说。
李轩瑜也不卖关子,说起自己在户部时候的见闻。
“童公公,均输法所得之利,刘兄已经说的很清楚,就是从各州各路的贡品生意的商贾手里争来的。其他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江南两浙几路,商贾之间常有联络,更有商会联合做市。均输官欲在地方低买高卖,恐被商会囤积居奇所伤,最后以势压人,商会自会煽动民变,士林哗然,则群起攻击均输法,则朝廷必废均输法矣。”
刘湛看看童驹,童驹表示不知。
吕俨倒是提供了一些见闻。
“我故乡登州临海,每年都能捕获很多海鱼,价格并不高。就有过一年,所有的海鱼均事先被几家商户联合买去,导致海鱼大涨。结果那年东京这边要采买登州的海鱼,当时的登州知府例行摊派,倒逼得出海的渔民自己出钱去商贾那里买海鱼上贡。一来一去,鱼是渔民捞上来的,结果反而还亏了家底,只好逃去海外了。”
“怎么会?”童驹和李轩瑜都大为吃惊,“东京这边自有江南来的鱼货,何曾需要登州进贡海鱼?且海鱼并不鲜美,根本就不可能作为贡品。”
吕俨也吃了一惊:“此事乃在下幼年所见,记忆颇深,我师朱子真当时还写篇文章痛批此事,绝非空口虚言。”
刘湛摸摸下巴,发现了一个盲点。
“吕兄,你确定是登州知府摊派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