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 章 胤禛:每年都要还年供-第5/6页



    “因为康熙晚年奉行的政策,社会上的清官越来越少,甚至已经夸张到十不存一的地步了。”

    毕竟犯罪没有成本,没有代价啊。

    就算你明摆着贪污了,只要你能够有一个在朝廷说的上话的人,那康熙皇帝就不会对你动手。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有多乱,雍正继位之初的大清就有多乱。

    中世纪的时候,教会拥有唯一的圣经法律解释权,所以,他们才有那个权利,这么肆无忌惮的行事——谁叫当时根本就没有法律呢?

    康熙晚年的情况也差不多了。

    群魔乱舞,每件事情拉出来,都是在人的神经上疯狂蹦迪。

    甚至,就连火耗这种东西,被半公开承认,差不多也是在康熙晚年的时间。

    ()    季驰光:“……火耗的存在其实是必要的,

    说真的,

    清朝皇帝给的俸禄,虽然比老朱这个朱扒皮好一点,但是,真的也没好到哪儿去。”

    早就说了,皇太极大部分答案都借鉴明朝的,明朝的俸禄制度肯定也抄了不少。

    “康熙一十八年的时候,浙闽总督就曾经给皇帝上折子,说如果没有火耗,这底层官吏恐怕就过不下去了,请求皇帝出面解决这件事情——要么加工资,要么允许火耗。”

    “不过,即使当时的浙闽总督已经把问题摆出来了,但是,年轻时候的康熙已经有了他晚年的一点风采——和稀泥的当自己瞎了——以至于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到他晚年的时候,甚至一步步到了百姓要上交一倍半的税款,才能够填补上这份火耗的地步。”

    然后,就是西北用兵问题。

    季驰光:“因为战事不断的缘故,虽然西北那边一直都是喜报连连,但是,毕竟是打仗,肯定要往里头填人的。”

    “战争之初,百姓的反应还好,但是,拖的时间越久,百姓也受不住了,不是逃走,就是反抗。”

    “棒子那边的使者,曾经记述了一段见闻——”

    “关外人家多有撤毁处,关内人物颇稀疏,马畜甚贵,或骑牝骡而行,盖以征讨西?之故,如是凋蔽云耳。”

    在这短短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都处于人员凋敝、经济衰败的情况中。

    【雨翊凌澜: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再打了,大家都快撑不住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一向以和为贵的康熙这个时候倒是挺狠的,提出反战之说的两个官员,一个赶回家种地,一个被绞死——谁敢反抗?怕不是想全家流放到宁古塔开荒!】

    ……

    季驰光摊了摊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十年——想想看吧,四阿哥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面对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要是换了她,恐怕当场就想撂担子跑路。

    ——这是要让她的毛囊细胞全部死伤殆尽的节奏啊!

    季驰光不是局中人,所以,她始终不明白——就这么一个坐上去不是累死就是亡国的皇位,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么多厉害的人前仆后继呢?

    【雨翊凌澜:四大爷实惨,老爹不省心,兄弟幺蛾子,手底下的人不是贪污就是杀人,基本上没几个清官——就这开局,他居然还能够挽回到那个地步,不得不说,是该点个赞。】

    【潇湘水断:是啊,明明前后全部靠他修修补补,康雍乾盛世,一大半都是他在里头撑起来的,什么承前启后?你应该说,如果不是他,所谓的康熙盛世,应该中道崩殂。如果不是他,所谓的乾隆盛世,根本没有开启的可能——因为清朝说不定已经不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