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 侯峒曾:死又何妨?-第5/6页



    观众们的心情也渐渐沉重了下来。

    季驰光:“于是,大获全胜的李成栋春风得意的进了外城。”

    “是的,这个时候,城其实还没有完全破了。”

    “古代城防分为内城和外城,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的四边形外面还套了一个大的四边形,小四边形内部就是内城,往外就是外城。”

    “就像当初靖康之耻的时候,为什么金人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和宋朝谈判,而不是直接攻破城墙,带走所有人?那是因为,虽然由于宋朝两个白痴皇帝的送人头行为,外城破了,但是内城经过了多次修整,依旧稳固如山,一时之间难以攻破。”

    “而此时此刻,嘉定内城的百姓们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正在热火朝天的做饭,想要犒赏一定会胜利的士兵们。”

    【朱寿:……我突然有点不太敢听了,

    希望到失望,期待的破灭,绝对能让人崩溃。】

    

    季驰光:“是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确实很崩溃。”

    “因为他们的主要战斗力全部都已经出城了,现在留守在内城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幼,根本没有多少抵抗力。”

    “但是,紧迫的时间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伤感的机会,在这种紧要关头,百姓们站了起来。”

    “他们并没有一哄而散的回家惆怅等死,也没有将那张写着‘大清顺民’的黄纸重新贴在门上,而是一个个拿起了家中的铁器木头,自发的来到了城池的四周,守卫着这座内城。”

    “侯峒曾撕碎了劝降的榜文,在炎炎烈日之中,他顶着烈日,和民夫们一起搬运石头,加固城防。”

    “而他们这边在努力的同时,李成栋的救兵终于也来了——清朝的另外一位将军带着火炮过来了。”

    朱元璋勃然色变。

    火炮曾经给了他们太多的帮助,所以,不管是在场的哪一个皇帝,都深知此物的威力。

    曾经,在那场京城保卫战中,面对南下的瓦剌人,于谦用火炮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捍卫了大明最后的脊梁。

    但是现在,这强大的武器,也要对准他们大明的百姓了。

    季驰光:“炮声激烈,每一声巨响中,大地都在震动,像是雷霆带着不可违拗的怒火而来。”

    “而被加固的城墙的每一下无力的抵挡和砖石摩擦的嘶哑声音,都像是嘉定的百姓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最后说一遍,内城没有专业士兵,内城只有老弱病残幼。”

    “在这样高强度的围攻之中,在从天而降的暴雨之下,很快就有人撑不住了,防线出现了松动。”

    “站在城墙上指挥的侯峒曾的两个儿子不禁心神大乱,他们哭着问父亲,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天幕中,云雾翻滚,出现了一个清瘦的读书人。

    他站在暴雨之中,身后是电闪雷鸣的白光,身边是痛哭流涕的儿子和面色坚毅的百姓们。

    他的眼中没有慌乱,只有一派从容和叹息。

    观众便知道,这位领头人,大概就是侯峒曾了。

    清朝的江南地区,不少反清复明之人看着面前出现的这座反清丰碑,不禁落下泪来。

    他们当中确实有很多人是为了利益才成为抗清之人的,但是也有不少人,是有感于这些先辈前仆后继的努力,才一脚踏入了这片天地的。

    侯峒曾就是他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先|烈前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