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 系统:您的祖先即将到达战场-第6/10页



    这个人朱由检也知道,是他哥的文选郎中,这两年有人向他推荐范景文,他是个惜才的,就给了对方太常寺少卿的官位。

    早在当皇帝之前,崇祯就听说过对方的名声了。

    因为这人非常有才,还曾经跟魏忠贤对着干过,甚至他们俩的对仗记录还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属于难得的没有被魏忠贤干掉的文官。

    咋,难道这也是个好人?

    朱由检苦恼:魏忠贤这个垃圾鉴别器难道失误了?

    那我该怎么自己分辨忠臣和奸臣?

    咳,只能说魏忠贤有时候也不是很可靠的。

    对方只负责帮皇帝收拢权柄,手段不限,对象不限。

    至于被他创死的人里面究竟有多少好人和奸臣,那就得靠猜了。

    季驰光:“这个人

    ()    是出了名的廉洁奉公,而且对百姓也非常关注,曾经提出过一些关于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虽然没能够成功改革中央财政问题,但是他的言行也得到了当时的崇祯皇帝的认可和喜爱,是非常难得的和崇祯皇帝心有灵犀的忠臣。”

    毕竟一般能够跟得上朱由检思路的都是善于逢迎之人。

    崇祯皇帝:实不相瞒,咱已经感动到哭了。

    我就说我的眼光没有这么差劲,看这不是有一个跟我惺惺相惜的忠臣吗?!

    这一刻,朱由检终于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还被皇帝抱着,不敢说话的王承恩:陛下,您有没有想过,那才是个例呢?!

    魏忠贤大浪淘沙,极少部分是误差。

    您来挑选官员,那可真是恰恰相反,只有极少部分是正确答案。

    季驰光感叹:“这位范景文,是非常难得的文武全才,当时担任着工部尚书的职务。在听说起义军已经进入京城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亡,也不是躲在家中再换一个朝廷为官,而是毫不犹豫的朝着当时最危险的皇宫奔去。”

    朱由检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手帕,默默的擦了擦眼泪。

    “都是我大明的忠臣啊嗝……”

    这种关键时刻,居然只想到他的安危。

    ……

    季驰光:“当时,他跑到宫门口,询问从里面流亡逃窜出来的宫人,问他们皇帝去哪儿了。”

    “宫人给他的回答是,陛下已经出门了。”

    “范景文很高兴,他以为陛下终于愿意去旧都了,也非常高兴皇帝能够在这场浩劫里活下来。”

    “然后,他正了正衣冠,写下自己的绝笔书信,跃入古井而亡。”

    “不过,范景文死的时候大概并没有遗憾——他以为崇祯皇帝已经逃出升天了,但是,殊不知……”

    他的皇帝不愿意苟且偷生,而是选择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雨翊凌澜:如果说到吊死的崇祯,那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王承恩了。】

    正跟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

    为什么作为皇帝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我在这个时候居然能拥有姓名?

    难道未来的我真的干了傻事?

    【雨翊凌澜:别看明朝末年这么多坏太监,但好的也不少,王承恩就是其中之一,崇祯皇帝活着的时候,身边来来往往的太监不计其数,但是等他落魄了,决定一意赴死的时候,陪着他的人却只有王承恩,唉,患难见真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