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定亲



    这些人觉得自己没错,话说得理直气壮,不过也有明白人。

    “你们这些人可真是忘恩负义啊,说什麽林家落难,你们帮过忙,难道你们忘了林秀才了?他还在世的时候,你们哪家孩子没受过恩惠,有的家里连束脩都没交,现在还有脸提,我都替你们臊得慌。”

    说话的是一个老爷子,他牵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最后面,有人听见这番言论,就想大骂出声,哪知道看见是这个老头,众人纷纷闭嘴。大家伙儿对此人颇为忌惮,这种态度就是对着村长,也是没有的。

    村长见来人也是慌忙起身迎了过去,他满脸的褶子都笑成了菊花。

    “苗叔,您老怎么还亲自过来了,您喊一声,大家伙儿去您那儿也是一样的。”众人纷纷称是。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苗老爷子,他的儿子苗金贵是县里的捕头,儿媳几年前过世了,他带着孙子苗天成在村里生活。

    捕头在县里算不得什么,但在村民们心里,这就是官老爷,惹不得,就连村长都多有巴结,是以苗老爷子在村里地位颇高,但凡他说的事,很少有人反驳,就像现在,即使他话说得如此坦白和难听,村民们也只有赞同的份,就连那平日里最不讲理的泼妇,也不敢跟权利作对的。

    这是月如第二次直面权势带来的震撼。

    谢安顺用胳膊肘碰了一下发呆的月如,她才醒过神来,连忙上前,就要请苗老爷子进院子里。

    苗老爷子是个爽快的老头子,今年已经72岁,在古代是很长寿的老人,但他也没老糊涂,他说了句“进什么屋,就在这里罢”,就坐到了木椅子上,这椅子是谢安顺趁着老爷子和村长说话时搬出来的。

    “大家伙儿都在,这几天村里的流言我也是知晓的,我虽老朽,但也知道坏人名声是小人行径,这事过了,就不提了,今天我有其他事说,请诸位为我做个见证,”说完这句话,他就偏头看着月如,只对着她说:“丫头,去把你娘叫出来吧,就说苗叔有事与她商议。”

    月如颇为诧异,她看了看谢安顺,见他点头,来不及多想,只得进屋去请张氏,大夫来看过了,张氏只是气怒攻心,醒过来便无事了。

    张氏是带着疑惑出来的,妹妹月琴和弟弟默之也跟着,张氏走到苗老爷子跟前,疑惑地开口了:“苗叔,您找小妇人可有何事?”

    苗老爷子也不绕弯子,他请张氏坐下,直接开口说道:“张氏,你家大丫头可曾许配于人?”

    张氏颇为意外,倒也老老实实答了:“不曾。”

    苗老爷子又说了:“如此甚好,我为你家大丫头牵个线,你看那谢家大郎如何?”说着就指了指谢安顺。

    张氏顺着方向见是谢安顺,她愣了一下,先前女儿与他传出了不好的名声,她心忧女儿亲事,不曾往这方面想过,这时候被苗老爷子提出来,她反应过来之后,也觉得此事甚好,不过,她看了看谢安顺和女儿,有了一些担心。

    “安顺倒是极好的,只是今天的事情您也看见了,谢家人肯定是不乐意的,不然也不会闹得如此难看,再有,定亲是一辈子的大事,不知安顺是否乐意?”

    苗老爷子听了此话,倒是对张氏高看了一分,他解释道:“自然乐意,我就是受他所托前来提亲。至于谢家嘛,说来也是有缘,谢家大郎与我那儿子甚是投缘,我也颇喜爱这个孩子,几月之前,我已经收了他做干孙子了,他的亲事,自然该由父亲做主。”

    人群又是一片哗然,虽然他们几人声音很小,但还是有几个人是听见了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到了谢家人耳中,他们吓得一个激灵,就连刘梅花也不敢再闹,几人趁着人多,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