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好处



    这些都是张氏使了银子才知道的,衙门里记录得非常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张氏一看就明白了,她想起那段时间,秋菊嫂子总是往她家跑,她以为是平常走动,哪里知道这人打着这么歹毒的主意,还得逞了。

    张氏回到村里就闹起来了,很多村民都可以作证,但是要闹到官府的话,这些证人就怕了,毕竟这个年代,大家都知道民不与官斗,而且,村长也说了,最好不要闹到官府,穷人是打不起官司的,一进去就得花钱,她家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哪能负担得起啊。

    张氏这一闹,并没有把水田闹回来,毕竟值二十多两银子,月如气不过,她操起家里的菜刀,就想去张家拼命,奈何张氏以死相逼,就这样,两家人结了死仇。

    不过张氏也算是为邻里做了好事,至少免除了很多家里被偷的损失,这时候很多丢了东西的人家才敢说出来,其实他们早就怀疑这个秋菊嫂子了,不过没有证据罢了,从此之后,这个人只要去了谁家,大家不做事都要盯着,以防有失。

    这次的事情,秋菊嫂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张氏让她名声受损,还影响了女儿们的亲事,她对张氏恨之入骨。

    秋菊嫂子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她偷盗的事情被发现,大女儿差点被送回娘家,她去又哭又求的,那边才打消了年头。

    但是她的二女儿和小女儿就遭殃了,现下还没找到婆家,两口子几乎愁白了头,天天在家吵架,村里人都说,秋菊嫂子是缺德事做多了,才会报应在儿女身上,要不是村里娶亲困难,张小福的大儿子张启根早就把她休了。

    丈夫没有休她,可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她也委屈啊,那田契写的是公公的名字,大家都得利,自己背了骂名,结果现在一家人都怪自己,事情没爆发出来之前,一家人可是夸自己做得好来着,可见张家其他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本就是嘴碎之人,能传仇人的闲话,她求之不得,到这时候了她也不甘示弱,还想毁了林家的名声。

    “好了,大家听我把话说完,”村长见大家谈论得差不多了,终于站出来制止了,他见秋菊嫂子还在喋喋不休,他怒了,“怎么,崔氏,你是对我不满吗,我说的话你听不见,要不你来说?还是,你们张家对我这个村长有意见。”

    张小福一听这话,吓得脸色惨白,踹了大儿子一脚,让他管好自己的婆娘,自己也解释道:“怎么会,是我家儿媳嘴碎,跟咱们张家没有关系的,村长可不要误会。”

    张启根急匆匆的拖走了秋菊嫂子,终于安静了下来。

    “今儿个把大家叫到一起,是有一件好事要宣布,这件事对大家都有好处,这样吧,月如丫头,还是你来说吧。”村长和蔼可亲的把月如叫到了前面。

    这种几十人的小场面,月如一点都不怵,她前世还在几百人的大厅里做过宣讲呢,这就是毛毛雨。

    “村里都传遍了,我家卖柿子挣钱了,确实挣了些,不多,补贴补贴家用。我要说的好事,就是我想把这个方法教给大家,也算是对大家的回报吧,谁要是有兴趣,回头可以来我家学,现在农闲嘛,闲着也是闲着对吧。”

    月如说完就回到了她娘身边,晒谷场闹哄哄的,谁也没想到林月如会这么大方,自己赚钱的营生,她居然拿出来共享,有的人嗤笑,觉得女人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一点流言蜚语都承受不住,有的人暗暗欣喜,希望自家也能像林家一样大赚一笔,而与林家交好的人就为她们不值了,都是一群白眼狼,干啥要给他们好处。

    村长没再说话,他不喜欢闹哄哄的场面,转了一圈也没看见儿子的影子,估计又跟那群小子胡闹呢,心道他成了亲也没个正行,自己出来一会了,还是抓紧回家看孙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