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氏的心病-第2/2页



    月如家有一块山地,就在崎岭山脚下,这块地是爹爹还在的时候,他的学生带着父母给开出来的,有足足的一亩地,当时父亲弄的是白契,为了稳妥,月如这几年给官府交了税换成了红契。

    山地营养成分不好,大多没什么出息,月如决定把这一亩地全种成玉米,玉米对土地要求不高,产量也还行,她去年就对种子进行了优选,现在的种子都是颗粒饱满,出苗率应该会比较高。

    月如家的这一亩山地,紧挨着一条溪流,这条溪流自崎岭山而下,从大杨村穿过直接汇聚到小杨村的淮水河里,这是山泉水,常年不断,几年前,月如就想办法挖了一条水渠,把水引入到自家的山地里,即使现在是最热的季节,土地挖出来,里面都是湿湿润润的,撒下种子很快就会发芽的。

    月如种地时间了,很对前世的记忆也苏醒了,她发现在古代还没有套种的办法,套种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合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使用率,她磨砺了几年才种出经验,今年她准备把玉米和花生大豆套种,这样一来,一亩地的玉米就不多了,她一个人一下午的时间也就完成了,现在就等它出苗40-50cm的时候,就可以种上大豆和花生了。

    这一天月如脑袋里盘算的都是种地经,倒在床上的时候还没有停歇,她想把大豆种出来之后,试一下能不能炸出大豆油,现在这个社会,生产力落后,植物油也是有的,单数产量稀少价格昂贵,这样自己能榨出油来的话,家里的条件也就能改善了,娘亲还能找个更好的大夫。

    弟弟每天疯玩也不是长久之计,得送他去私塾,士农工商,他要是有当官的天赋,就是砸锅卖铁也得送他去读书啊,这就是现在家长的思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月琴没有睡着,姐姐每天晚上都是翻来覆去的,她自然也是睡不着的,她知道姐姐身上担子很重,所以她就尽力把家里的事情做好,可月琴还是有一点泄气,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一点都不能帮到姐姐。

    可是她自己哪里又想过,她比月如还小两岁,还是十岁的小豆丁,在现代社会,她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呢,就算是在古代,很多跟她一样年纪的孩子,也不会比她做得更好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