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修行文识



    承蒙李师祖的关照,破例让杨程一个入门弟子有了进入黑铭阁重地,文阁堂的权限。

    不然只有一元天修为才能有资格进入。

    文阁堂,修建在黑铭阁主殿正下方的巨大山体中。

    是黑铭阁唯一拥有不同色彩的标志性建筑,一块块七彩琉璃瓦、红墙、单檐翘角的建筑,别致严谨,朴素淡雅。

    与那山体一比,就像镶嵌在巨石中的翡翠一样。

    其内珍藏着许多不同等级的功法......

    也有许多关于修行一事的介绍文本,比如一个法器的入门指南到后期精通,包括那些可以带出的手抄录。

    杨程第一次走进文阁堂,就被十米高的博古架与满墙的书卷震撼到了。

    书卷按照等级,名字,有序的摆放。

    一进文阁堂的大门,看到十几名一元天的师兄师姐正在静心翻阅手中书卷。

    文阁堂左边,是一些可以带出的手抄录,此处的博古架有独立式,可随意移动,拿取便利。

    右边是固定式,都是些相对珍贵的书卷,功法等,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还有一个九米高梯子,安装在地面的轨道上,可以左右移动。

    如果觉得麻烦,可以使用“御风术”高跳拿之。

    古人云,“天下万物,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故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静中有动。”兼具收纳、美学功能的博古架,亦有聚财纳气之妙用。

    文阁堂中间有一个环形柜台,一个衣帽鲜明,穿戴华丽,看起来好生气派的师伯长年看管此地。

    杨程大步走去,施礼先言:“弟子杨程,见过齐师伯。”

    “李师祖已经吩咐过了,杨程小友不用拘谨,想看什么就看吧,如果遇到施加禁制的书卷,我当个跑腿的,帮你问问师祖。”齐师伯点头道。

    “弟子在此谢过。”杨程谢过之后,开始在文阁堂中学习起来......

    杨程也是不急不躁,并没有一上来就选择什么上等的功法书卷。

    只因从小无父无母被人收留,没有上过几天学,因此识字为先。

    虽然“识字本”上记载的文字数量惊人,但是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用语包括平时提笔写字,大概1000字~3000字足矣。

    “识字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杨程买下了一本“识字本”的手抄录,随时可看可查,付了五块元天石。

    杨程除了识字外,还会翻阅那些自己已有物品的代表书籍。

    比如在天水城坊市中购买的兽纹炉鼎。

    查阅到了炉鼎有三层含义。

    第一种是用来烧火、烧香、炼丹的。

    其样式多种多样,底足以圈足居多,也有矮支足,主体造型也多样化,圆的,方的,六方,八方,兽型,炉的耳可有可无,可高可低。

    第二种就是男女双修的媒介别称。

    第三种最为狠毒,拿人的身体当做修炼的器具,只要时机一到,那修炼之物就会破“炉”而出,“炉鼎”也会爆裂而亡。

    杨程也知道伯禹兄所赠的“集气功”不仅是残本还是平常货色......

    也在齐师伯跑腿,李师祖的同意下知道了“符箓”这一特殊的工具。

    符纸表面写上仙家篆文才能称为“符箓”,这也最为特殊,细分为:

    符物:按照符箓上描绘的物品样式,创造一个拟真的假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