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第2/4页



难道我拿错包裹了?这是安德烈买的书?伊戈尔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在他的印象里,安德烈只对那本《凛冬未完成事件簿》比较着迷。

最终伊戈尔认定第三本名为《燃烧的冰》这本书是书商的赠品。

秉承着好奇心,伊戈尔看了看时间,再目测了一下‘赠书’的厚度,他决定留出一个小时看看小说,感受他人笔下的感情。

这是一个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

伊戈尔在打开《燃烧的冰》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本书后面的未成年人禁止观看,需凭身份证明购买,倒卖违法的三个标志,他完全是把这本封面平平无奇的书当成一本普通读物。

前十几页的内容非常正常,明显能看出来是以他为原型的角色自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科学家的生活助理,而科学家还有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学生。

在阅读中伊戈尔很快理清楚主角的人际关系,主角有个小时候关系很好的朋友,科学家是主角的老板,来自异国的学生则对主角态度很不好。

这个设定在伊戈尔看来还是很正常。可是没过几页,剧情就变得超乎寻常他想象起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再适合全年龄观看。

也是在这个时候,伊戈尔想起来往后翻页,然后他终于看到了那三个标志。

伊戈尔倒吸一口凉气,他拿着书的手微微颤抖。

沉默了足足半分钟,在经过内心的挣扎后他又把书翻回未看完的那一页。

单从文学性的角度评价,这本书写的还算不错,且伊戈尔对三人之间的关系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产生了好奇。

快速的翻过书页,很快伊戈尔皱起眉头,他觉得这个剧情越发的扑朔迷离起来。

主角陷入了多重关系之中,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他进行了伤害,而主角竟然没有意见,这看的伊戈尔莫名产生迷惑的情绪。

再联想这书里的主角是以他为原型,伊戈尔更加的迷惑了。

然而这也让他更加的认定,比起拿来当原型,作者更倾向于把他当做灵感,他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像是看别人的人生,完全无法产生代入感。

硬要说有些感觉的话,伊戈尔觉得他如果是书里的主角,大概率会上报当地的治安部门,科学家明显是把律法视若无物。

伊戈尔觉得主角从一开始被强迫的时候就该想去上报当地治安部门,他通过书中的背景分析,这伤害了主角的角色还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逐渐的读下来,伊戈尔的思维逐渐变为想看看与书中的角色能犯下多条罪。

聚精会神的看到最后几页,当看到结局主角没有爱上任何一个人,而是在朋友死后,联合学生把科学家给杀了以后,伊戈尔感觉他在心里盘点的那半部法典没有用了,这感觉令他怅然若失。

花了几秒平复心情,他想看看后面的作者感言,然后他发现故事居然还没有结束。

在主角被学生带回家乡后的一天,他们家的门被敲响,主角透过门铃看到了一束花。

书里的主角打开门拿起来花,看到上面盖着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科学家的字迹,而内容是我来接你了,亲爱的。

盯着最后一页的字,那一瞬间伊戈尔忽然想问问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

但他不知道作者经历什么,他只知道自己看完这本书后,心态放平了很多。

如果说之前看《凛冬未完成事件簿》系列的时候他还能感受到惊讶,那在看完《燃烧的冰》以后,他在大为震撼以后便完全心如止水,未来再看类似题材的作品都不觉得有什么了。

这一刻伊戈尔感觉他成长了不少。

果然人不能什么都好奇,那样只会害了自己。

伊戈尔觉得他这辈子都忘不掉敲门后看到的鲜花,那就像深渊一样具有高破坏性,相比之下他现实里所面对的感情问题只是和史莱姆战斗一样简单。

“咚咚。”

就如应景般的,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还未从书里出来的伊戈尔刹那间感觉现实与故事结合。

但是这种感觉每持续多久,仅仅在几秒后就消失。

伊戈尔回过神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合上这本书,这次他不忘把三本书都收进抽屉里。

“伊戈尔?”达达利亚的声音隔着门传来。

熟练地打开门锁,不等伊戈尔按动们把,门就从里面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