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前瞻性的思维



“遭遇伏击?难道队伍里出了叛徒?”

 王政委瞬间紧张起来。

 其实原因不难推断,无论是副总指挥,还是总部工作组,行程都是绝对保密的。

 如果是偶遇了小鬼子,还可以理解为运气不好。

 可这伏击,说明小鬼子提前就埋伏在那里了,如果不是队伍里出了叛徒,提前给敌人通风报信,他们又是如何知道行程的。

 “是总部保卫处的人向敌人告密,在离开忻县后不久遭遇伏击,这次要不是骑兵连,可就出大麻烦了,唉!”

 陈旅长有些烦心地敲了敲桌子。

 副总指挥在电话里告诉他,骑兵连这次为了保护总部首长的安全,牺牲了三十三个战士,其他人也全部受伤住院治疗,骑兵连估计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牺牲三十三人,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场战斗中,都是微乎其微的。

 可是一牵扯到骑兵连,就让陈旅长的心,像是被揪了一般的疼。

 这倒不是他重视骑兵连而轻视其他战士,所有的八路军战士,在他心里都是同样重要的。

 只是以骑兵连那样强悍的战斗力,尚且牺牲了三十三人,其余人皆重伤,可想而知这次遭遇的伏击有多么危险。

 副总指挥在电话中并没有详细叙述具体情况,只是说遭遇了伏击,骑兵连的伤亡数字等大概情况,所以陈旅长了解的也并不是很细致。

 “骑兵连?这就有点奇怪了。”

 王政委皱起了眉头,好像捕捉到了什么。

 “你是说骑兵连不应该出现在这次事件中?”

 陈旅长和王政委是多年的老搭档,一个眼神就猜到了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没错,你看啊,按原定计划,骑兵连护送副总指挥到忻县和工作组汇合后就应该返回,为什么一直跟到忻县外边了?是提前察觉到了什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想办法避免呢?”

 王政委觉得很奇怪,骑兵连不应该在副总指挥离开忻县后还跟在身边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提前预知到要出事。

 可既然预测到要出事,为什么不想办法避免呢?两两矛盾啊。

 “这还真是想不明白,只能等乔林回来问他了。”

 陈旅长皱着眉头思考了一番,也是没有得出结论。

 “这次队伍中出现了叛徒,势必又要整顿一番,这段时间我可有的忙了。”

 王政委摇摇头起身,他是政委,职责就是政治工作,估计很快总部就会下达关于整顿的内部文件,这些都要他来负责。

 “根据地还好说,总部这次可能要搬迁,咱们也得做好准备随时更换防区。”

 陈旅长深以为然,副总指挥和总部工作组的同志们没有出事,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接下来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首长,时间不早了,您赶了几天的路,早点休息吧?”

 半路遭遇伏击的事,着实让八路军总部的气氛紧张了不少,同总指挥详谈了一下这次的事件后,警卫员见夜深了,便提醒副总指挥该休息了。

 “现在...”

 副总指挥抬腕看了眼手表:

 “不急着睡觉,先去总部医院。”

 这个时间总部医院还没有熄灯,应该来得及探望一下伤员们。

 警卫员知道首长关心伤员,赶紧叫来几个人,陪着副总指挥去了总部医院。“副总指挥,您还没睡?”

 乔林的床位在病房的最里边,靠近窗边,他也睡不着,一直望着窗外发呆,直到察觉有人进来,才回头,没想到竟然是副总指挥。

 “你不也没睡,想什么呢?”

 副总指挥看了看其他床上已经入睡的伤员,走到乔林床边轻声问道。

 “我在想这次小鬼子伏击的计划失败,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

 乔林把腿往里缩了缩,给副总指挥腾出坐下的位置。

 “你小子挺有战略眼光的,连这都想到了?怎么样,伤口还疼吗?”

 副总指挥很是欣慰地笑了笑,关切地问道。

 一场战斗结束,通常人们想的都是战斗中所发生的事。

 思维简单的,想的大多都是自己干掉了多少敌人,又有多少战友牺牲了。

 思维复杂一点的,会总结这场战斗中失误的地方,为部队改进提供经验。

 而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则是会考虑到这场战斗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后续又会发生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