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假设来推断



虽说这里距离清川还有四十公里,但站得高,视野相对就更开阔一些。

 “半岛人民军部队遇害的地方就在清川,那里也是敌军最靠北的一处据点,我现在很纠结,是直接从清川城穿过去,还是该从侧面迂回过去?”

 乔林面露难色,这个问题从他登上山顶,看到清川的布局后就开始困扰他了。

 敌人的主力部队肯定就驻守在清川城,这点毋庸置疑。

 但不确定的是,失踪的那三千名人民军士兵是否也在那里。

 贸然进入,势必会引起敌人的围攻。

 如果搜寻的目标在里边还好,可要是不在,那就等于让战士们白进去冒险了。

 事实上,乔林所掌握的线索并不多,老总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大致的方向,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甚至都不知道那三千名人民军士兵的具体情况,究竟是被俘了,还是被困了,或者说这支部队已经溃散了。

 这些问题对乔林来说都是未知的。

 接到任务的时候,他没觉得有什么,三千人可是个不小的群体,就算是消失了,也不可能会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可此刻越是接近,他越是觉得着三千人仿佛掉入海里的鸿毛一般,都不知道随波飘荡到什么地方去了。

 要想找到目标,谈何容易?

 “我觉得进城的风险太大,不如从侧面迂回,而且就算目标在清川城,咱们这点人也不可能打下来。”

 雷公沉思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乔林点点头,雷公的建议是最稳妥的。

 与其冒着被围攻的风险进城搜寻,在城外也可以搜集相关的情报,风险还会降低不少。

 “如果不进城的话,那唯一的问题就是咱们应该从哪个方向走?”

 随后雷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清川是一座唯一半岛中部的城镇,整体上是一个长方形结构,东西两侧皆有公路,属于半岛南部的交通枢纽。

 如果选择从城外行进,那么应该走东面还是西面,这就是雷公所疑惑的问题。

 暗刃就这么点人,兵分两路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选择出一个可能性最大的方向。

 如果选对了,很快就能找到目标。

 但相应的,要是选错了,就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选择,无疑时间很困难的事,不亚于赌博。

 讨论了好一会,似乎两个方向都有可能,还是没法做出最终决定。

 “算了,要不干脆做个假设。”

 乔林用力搓了搓脸,把刚才想到的所有可能性全部推翻,一切重头开始。

 “假如这些人民军在遇到敌人后溃散,自行撤退,他们会选择哪个方向?”

 乔林首选提出了第一个关键点。

 “不会后撤,否则早就跟他们的大部队联系上了。”

 雷公很肯定的说道。

 “没错,他们一定是继续向南,或者其他方向,总之不可能撤回北部,目前敌军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南部,这个方向也可以排除,西侧已经被志愿军攻占,也不会是这里。”

 乔林不住地点头,开始推断起来。

 说到这里就停下了,几个方向被排除后,剩下的就只有东边一处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扭头朝东面望去,那一片连绵的山脉,一眼望不到头。

 这个地形的确很符合部队撤退的选择,可以依托山地进行隐蔽,同时也可以对敌人的追击制造困难,首先重型武器和机械化装备就无法进入。其次主要战场都集中在西部,敌人不可能抽调太多的兵力去东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追兵的数量。

 换位思考一下,乔林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被敌人追击的话,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头扎进山脉。

 第一个假设已经有了结果,所有推断出来的线索都指向了东面。

 “再做一个假设。”

 为了保险起见,乔林决定换个角度分析一下。

 “假如这批人是被敌人俘虏了,那么又会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去呢?”

 乔林从完全对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可能。

 “这个就不好说了,这次战线全面推进,半岛南部开辟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战场,敌人一般都把俘虏当作劳工,构筑工事,装卸物资,去哪都有可能。”

 雷公面露难色,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把俘虏当苦力是敌人惯用的手段,除非有确切的情报,否则还真不好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