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沐恩堂和微微咖啡馆-第2/4页



    李士群知道他说的没错,冷冷一笑道:“恐怕也未必要我们动手,姓高的本身就处在极度危险之中,下午家里进贼,晚上人还被劫持,对方没有达到目的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看着吧,好戏还在后面呢。……不过你也要小心,最近你和他走的近,搞不好会殃及池鱼。”

    “谢谢,我会加小心的。”对于李士群的提醒张治平还是颇为感激。车子兜兜转转,不久到了张治平家的弄堂口。

    “……对了,上次那个南京路凶杀案怎么样了?有什么进展吗?”张治平临下车前忽然问道。

    “巡捕房说前几天有人来认领死者的尸体,说是他的同乡,据那个同乡说死者是苏北人,姓刘,是个跑单帮的,在上海也没有固定的住所,巡捕房见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就让他把尸体领走了,我后来让人按他在巡捕房登记的地址去找,可是根本没有这个人,很显然那人是老刘的同伙,背后有个庞大的组织,只是到这里线索也就断了。……你怎么忽然问这个?难道那个案子和今天的发生的事有什么关联?”李士群有些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只是忽然想到随便问问。”张治平说完推门下车。

    沐恩堂是公共租界里最大的一座基督教堂,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的监理会教堂,民国十九年由匈牙利名师邬达克重建,才形成如今的规模。从同孚路转到虞洽卿路,远远的就可以看见那标志性的哥特式钟楼以及上面硕大无朋的十字架,那正是沐恩堂的标志。

    张治平走进教堂的门厅,在旁边的经案上顺手拿了本圣经,今天不是礼拜日,礼堂里人不多,张治平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把圣经打开,翻到约翰福音第一章,然后在那一页上折了一个角,又把经书合好放到旁边的座位上,随后又坐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了教堂。

    过了大约两个小时,张治平再次回到了教堂,还是在那个座位上坐下,而那本圣经依旧躺在旁边的座位上,张治平还是翻到约翰福音那一页,那个角依然折着,不过在折起来的角里还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一个地址和一个时间。

    这是他和老刘约定的联络方式,相对来说老刘要想找他就比较容易——可以打电话也可以直接去他的办公室。老刘是个神秘的人,也是个谨慎的人,他猜老刘应该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员,而这个秘密组织运营着一个庞大而高效的情报网络,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他从来没有试图去探纠老刘的秘密,甚至都强迫自己尽量不要去朝这方面想,消息源是他的财富,而保护这些财富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距离。

    墨兰的条件的确让他颇为心动,却是并不足以让他马上答应。但是高黎在一天之内两次遇险却让他意识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他也不认为高黎日遭两险会是巧合,而李士群的话提醒了他——那个人不是在偷东西,而是在找东西,这让他想起了老刘被杀以及那个被抢的公事包。他和老刘见面的那天老刘把一份有关高黎的资料交给了他,可是他觉得那些资料没有什么价值,又还给了老刘,随后老刘在回去的路上被杀,公事包被抢。一个合理的推测是那个凶手为了要得到老刘手上的某样东西,所以才杀人抢包,然而凶手在包里并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可是却发现了高黎的材料,顺着这个线索凶手找到了高黎,先是去他的住所翻找,可还是一无所获,于是索性扮作车夫劫持高黎,张治平感觉所有的事应该都和老刘的那个公事包有关。

    就在高黎遇险的第二天,泥城桥一处废弃的仓库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有人认出死者是一家车行的黄包车夫,而蹊跷的是他的黄包车以及毡帽号衣却出现在十几里开外的一片荒地里,

    案件一出立时成立奇案,引的一众小报记者趋之若鹜,张治平一看见报道就知道是劫持高黎的歹徒干的,先是杀人抢车,接着又冒充车夫劫持高黎,行事之周密,手段之狠辣让张治平感觉后背凉嗖嗖。他知道那个凶手早晚会找到他,这是他从事多年情报工作所培养出来了直觉,他必须在火烧到自己之前先把它扑灭,而灭火的关键则在于弄清楚凶手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所以他必须要再见一次墨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