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相国寺-第2/2页
“大相国寺倒是烟火气十足。”段霈之鲜少看到这种景象。
“淳弟觉得什么是佛门修行?”易烟夫人看着段霈之在殿前恍惚,似有所感,开口问道。
“佛门修行?”段霈之沉思一会开口道,“佛门修行我想这大相国寺已经给出了答案“。
“怎么说,淳弟?”易烟夫人不明所以的望着段霈之说道。
“霈之以为佛门修行就要在红尘滚滚中修,要像玄奘法师一样经历八十一难,人生情爱苦楚,才可能知道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舍弃、放下什么。”段霈之开口解释道。
“所以烧猪肉的大相国寺才是本来佛寺的样子,和众人一起修行,修人间道,悟心中佛。”易烟夫人聪敏异常,自然懂得段霈之得想法。
“佛曰:普渡众生,不入红尘如何普渡众生,霈之以为,在乱世,佛寺承担的责任应该更多一些,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游说于各方势力之间,是以,佛寺还应该起到传教武艺的作用。“段霈之想了想解释道。
“少林寺集天下武艺之所强,却拘泥于细枝末节,规定非少林寺人,不可修习少林武艺,霈之以为,此举有违佛法的初心。”段霈之继续说道。
“淳弟似乎不是对佛法而是对少林寺颇有所感。”易烟夫人有些疑惑的问道。
许是记忆中的那场少林大战过于壮烈,以致于多年以后,段霈之想起仍是感慨万千。
二人谈话的时候,殿内的一间厢房内,也有二人正在谈话,只见一声叹息响起。
“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厢房外的这位施主倒是通透。”厢房内一位高僧看着面前的矮身男子说道,高僧武艺高强,竟能听见数米外的对话。
“不知大师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强迫我收那姓乔的小子不成。”矮身男子无意厢房外的对话,继续刚与高僧谈论的话题,开口问道。
“佛曰普度众生,汪施主一向追寻对错是非,不知为何今日对我那俗家弟子如此抗拒。”高僧不解,遂张口问道。
“若有一幼子,天赋卓绝,山中大王恐其来日不可控制,不敢将其带上山,一位武艺高强之人,非要逼迫山中大王将其带上山,若日后幼子成人,为祸江湖,又做何解。”矮身男子不答反问道。
“稚子无辜,一把锋利的剑,本无好坏,由剑尖指向的方向决定,汪施主又怎知幼子长大是何品行。”高僧耐心回到。
“若已知幼子是隔壁山上的人,又做何解释。”矮身男子继续问道。
“婴孩何来家国,有人养他育他,他才有了家国。”高僧淡然,静然答道。
“大师有所不知,算了,既然大师开口,若我带回去好心教导,便可?”矮身男子似乎有些迷惘的说道。
“我那俗家弟子已不是幼子,我观他孝顺仁义,汪施主不必担心。”高僧安慰道。
“也罢,终究是我欠下的,我同意便是,等过几年你让他来丐帮,我自会有所安排。”
这位汪施主正是丐帮掌门汪剑通,高僧正是来大相国寺授业的玄苦大师。
此二人少年相识,关系匪浅,今日玄苦大师来大相国寺授业,汪剑通特来与好友一叙。
玄苦大师有一俗家弟子,天赋奇佳,少时遇到玄苦,玄苦观他品行超然,教他佛法武功。
可惜那弟子的父母只是普通樵夫,玄苦希望汪剑通能收留他,让他跟随丐帮,守卫宋朝土地,不枉玄苦数年教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