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江南点心-第2/3页
“是呀,淳弟,我不是说要入股吗,所以便买了这铺子。”易烟夫人自是看不上眼这一间铺子,她只是想与段霈之多纠缠一些。
“这不合适吧,买茶楼的钱应该由我出大部分,都让宜表姐出了太不合适了。”段霈之连忙开口道,他知道易烟夫人瞧不起区区一间茶楼,可是他堂堂王爷不能占人家便宜。
“有什么不合适的,”
“经营一间茶楼本就不易,淳弟你出茶出力,我出钱,这才合适”易烟夫人有些着急的说道。
“那好吧,谢谢宜表姐。”段霈之也不推辞了,以后茶楼分成多给易烟夫人一些便是,他不喜欢欠女人的情。
易烟夫人这才开怀,“尝尝,都是汴京城有名的菜式,很多你在大理吃不到的。”忙张罗段霈之落座,给段霈之倒了满满一杯红曲酒。
“这一道是煎扒鲭鱼,要取最鲜嫩的鲭鱼,将整条鱼夹在锅篦中,不断淋汤汁,将鱼慢慢煨熟,在汴京达人圈子里很受欢迎,这一道是鹿家包子,一般人要在街上排队两三个时辰才能吃到,这一道是决明兜子,把涨发后煨制好的鲍鱼一切成丁,配花菇丁及冬笋丁炒制成馅,用手工绿豆粉皮包裹成三角形蒸制成决明兜子,上席时再佐以姜米及香醋,很是开胃。”
段霈之拿起筷子尝了尝,确实不错,尤其是那道决明兜子,鲍鱼做到很入味,嚼劲也刚好。鹿家包子也好吃,比段霈之在大理皇宫吃的还要美味。
又抬起酒杯喝了口红曲酒,酒色鲜红可爱,气味香甜,入口回味,美酒佳肴在前,温声软语在旁,这顿饭吃的倒也爽快。
“这酒很不错,早就听闻宋朝红曲酒与众不同,今日一尝,果然不同凡响。”段霈之本身就是爱酒之人,遇到好酒不免多喝了两杯,这酒倒也不上头。
“红曲酒在宋朝才有,以往其他朝代都没有的,很受达官贵族喜欢,不过汴京城最出名的酒,还要属苏合香酒和留香酒,这两种酒都出自大内,只有皇帝赏赐才有机会喝到。”易烟夫人知晓大理人士多热爱美酒,便投其所好,笑盈盈的介绍着。
“汴京酒楼中也有不少好酒,例如,丰乐楼的眉寿酒,忻乐楼的仙醪酒,还有和乐楼的琼浆酒,遇仙楼的玉液酒都是汴京城中出名的好酒。与宫中之酒不同,这几种都是有名的烈酒。”
段霈之听到烈酒心里微微一动,武林中人大多好酒,尤好烈酒,有机会倒可以去买一些。
“对了,淳弟,我知晓你与朱兄弟几人都是练武之人,好酒难免,切不可在汴京城内动武,开封府有明确规定,不可在城内飞檐走壁,聚众斗殴,开封度与其他城司不同,里面的人背景复杂,很是难缠。”
“宜表姐放心,我定会约束好手下人”段霈之点点头,这里毕竟是汴京,他身份特殊,不想跟官府扯上关系。
二人又聊了会天,段霈之便告辞离开了。
段霈之回到院子里后,将手下的四人喊了过来,叮嘱他们若非生死关头,不可在汴京城内使用武力,也不要和官府的人扯上关系,四人自是知晓原因,连忙称是。
段霈之给了朱丹臣些银两,让他去易烟夫人说的四家酒楼,买些好酒回来。一听说是买酒,朱丹臣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不等段霈之让他离开,直接转身就走了。
“王爷莫怪,朱兄弟还是小孩子心性。”古笃诚上前说道。
段霈之自不会怪他,在记忆里这四人对他不离不弃,皆为护他而死,他早已将这四人看作生死兄弟,微微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
“笃诚,你也太过老成了,有时候像丹臣这样活泼些也无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