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校园暴力
小时候,面对父母和老师劝学的话,总是听不到耳朵里去,依旧我行我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后来啊,夏海发现了,同样的文字,人们总是认同那些由先贤,伟人,名人,甚至是某个知名博主,某个陌生人说的,却始终不愿意认同,那些身边人说出来的话。
大概这就是人的劣根性吧,不愿意承认,能够教导自己的人,就在身边。
一下午的时间,夏海疯狂的汲取着曾经了解过的知识。
他并不想像海绵一样,不管吸了多少水,轻轻一挤,就剩不下多少了。他想做的是貔貅,有进无出。
在不久后的将来,人们总是喜欢说一句话: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夏海喜欢在后面加一句话:人却没长多少记性。
课堂上认真听课的样子,偶尔回答老师问题时自信从容的样子,让班里的同学,很难再将夏海和那个入学第一天将室友打到转班的人联系在一起了。
故事的发展和上一世有些相像,可是,夏海心里明白,上一世,自己只是活在了别人期望中,活在了别人赞美中,活在了自己的虚荣心中,当自己不再被期望,不再被赞美,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之后,就开始了堕落。
现在的夏海不一样了,他明白,除了自己一笔一划刻进骨子里的知识,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他在课堂上表现的出色,不是为了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而是为了跟老师混个脸熟,以后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方便去向老师请教。
2008年9月5日,星期五,最高气温25摄氏度,最低气温19摄氏度,多云,北风,微风。
结束了一个星期的学习生活,夏海和谢蕊背着书包,拿着床单被褥走出了学校大门。
本来夏海想的是床单被套两个星期洗一次就好了,可是谢蕊强烈要求,必须一个星期一洗,不然就不跟他玩了,然后在学校里散布他从来不洗澡的谣言。
无奈之下,夏海只好将床单被套一起带上了。
回到家里,夏海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脑,查看着自己视频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并挑选一些有意义的评论回复了一下。
让夏海惊喜的是,在视频平台的私信里,居然有游戏工作室找他打广告了。
一一点开查看之后,夏海接下了出价最高的广告,只需要在视频里花30秒的时间吹嘘一下这家工作室,就给夏海转账3000块钱。
并不是像后世一样,根据播放量来定的广告价格,08年的自媒体广告还没有发展出那么成熟的商业模式。
夏海很佩服这个工作室老板的魄力,也很欣赏他的眼光。
赶在吃饭之前,将广告视频制作好,插到自己早就准备好攻略视频里之后,上传发布。
跟老妈要来了银行卡号,发给工作室老板后,夏海美美的吃起了老妈包的水饺。
终于啊,加上以前卖玩具的钱,把买电脑的钱赚出来了,给夏海开心坏了。
晚饭后,老妈看着银行发来的收款信息,还是有点难以置信,问道:“小海啊,你这鼓捣鼓捣电脑,别人就给你转3000块钱?”
夏海耐心的解释道:“我这个啊,就跟电视上的广告一样啦,看得人多,人家才愿意给我钱呢。”
“哦……”
夜晚,躺在床上的夏海,看着床头的缝纫机,又想起了经常在深夜复习功课的哥哥。功夫不负有心人,夏山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