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博安县内寻故友-第3/3页
身后一女,却是张五可,蛾眉淡扫,脸上薄施粉黛,双目似一泓秋水,身姿窈窕,还是闺阁模样,正淡淡地望着他。
看见张五可,张木义连忙圆道:“我怎么能忘,就是不想在他面前提起五可妹妹。人心叵测,好东西可不能让他惦记。”
陈潮生怕张木义多想,搂过张木义的肩膀说道:“你走之后,我便替孺娘赎了身。如今,他已是小弟的妾室,五可妹妹是来这里看望孺娘的。有木义兄在,我哪里敢有半点其他心思。”
张木义歪头看着陈潮生道:“原来陈兄真的抱得美人归,羡慕,羡慕!佩服,佩服!”他与陈潮生年纪仿若,一直是互称为兄。
张木义又看了看张五可,问道:“你家妈妈怎会放你出来?”
陈潮生一拉张木义,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进去说。”
又对刘孺娘说:“劳烦孺娘安排一下,晚上我们几个不醉不休。”
几人进入院门,迎面是一面青瓦照壁,照壁上写了两行字,正是张木义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笔法清俊,应是出于女子之手。
张木义看到,便知道这里应是陈潮生的外宅,没有哪个正经人家会把这两句词写在迎门照壁上。
陈潮生在一旁说道:“内子的书法不错吧,她尤其喜欢你这两句,便拓在了这里。”转过照壁,小卢便不再前行,与张刀、李增留在这里。
兜兜转转地来到一个月亮门前,穿过这道月亮门,是一个花木庭院。庭院四周种着九层塔、五色梅、七里香等驱虫的花卉。正值金秋,院中点缀的几朵万寿菊开得无比娇艳。
正厅门前种着两棵树,一颗是银杏,另一颗也是银杏。左侧的银杏树下有一口大缸,里面几条锦鲤游来游去;右侧的银杏树下,有一张满雕石桌,桌上横着一张青玉棋盘,桌边摆着四个团凳。
想来陈潮生闲时会和孺娘对弈几局。进入正厅,几个丫鬟侍立在这里,其中有两个还很眼熟。
张木义、张五可、陈潮生、刘孺娘这两对铁磁,当年常在丰州一起吟风弄月,相处极是融洽。
如今中间多了龚昌荣一人,陈潮生便觉得不甚圆润,总琢磨着要撵走这个老头。
几人坐定,说了一会闲话。得知张木义欲购置一些蔗田。陈潮生不及细问,就风风火火地招来管家,让他与龚昌荣自去外堂研究。
看碍眼之物走出正厅,陈潮生拉住张木义快步绕出后堂。
指着一片庭院,说道:“你看我的雅居翠楼如何?除了我,这里可是第一次有男子入内。”
张木义一打量,只见一片好大庭院。秀楼孤立,湘帘翠幌,清池小山,正是那丰州罗翠居的布置。
张木义笑着说:“陈兄,你难道把罗翠居搬来了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