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小罗曾谈女鬼哭-第2/3页
那乌纱帽早就被小卢踩瘪,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小卢灵机一动,跑回正厅,转了一圈,角落里一只乌纱帽躺在那里。喜滋滋的拿回来,恭恭敬敬的给沐县丞戴好,嘴里一个劲的赔不是。
张木义又看看被抓上船的其他人,都是鼻青脸肿,怨气冲天。心里想:看来横居三班六房的人,都被这小子抓了,这以后还怎么好来横居。于是便肉疼的看向小琅,低声说道。打头的五十,其他人十贯。越想越是肉痛,又说:把小卢这月的月钱扣了。小琅在一旁一五一十数好,把庄票递给安禄。安禄跑到县衙诸人中,一一分了。县衙众人握着庄票,只觉得再打一顿才好。
张木义走到沐县丞身边,拱手说道:不知沐县丞与沐沪州是何关系?
沐县丞一捋胡须,得意的说道:沪州太守沐田安,正是在下族叔,常有书信往来。
张木义点点头。便说:黄二郎谋逆一案,巢州只需主犯即可。其他人等不如就由贵县发落如何?心里想的却是,家都抄了,干嘛要养这些男鬼女鬼。
沐县丞自无不可,拱手说道:如此甚好,就请大人把人犯交还本县,下官回去就办。
张木义笑了笑,说道:我看贵县的差官都在这里,不如就在此办吧。
沐县丞知道黄家万亩良田,猜到这小官人不放心他。便点头称是。
张木义伸手招过小卢,问道:黄家是你带队抄的,那账册在哪里啊?
小卢拱手回道:小人数字不好,是罗先生记的帐。
张木义这才想起来,已经好久不见罗先生了。便问道:罗先生在哪?这几天倒没见他。
小琅在一旁说道:罗先生嫌船上女流太多,往来不便,已经搬到乌蓬船上去了。
那船修好了?张木义随口问道。
小琅回道:在博安就修好了。
不一会,罗先生来到楼船。张木义接过账册,一笔一笔记得清晰明白。张木义暗自点了点头。
楼船正厅。
沐县丞开衙审案,张木义旁听。
不多时,人犯带到。前面是一群家丁扶着十几个断腿家丁,后面是一群女鬼,一个个蓬头垢面,看来这几天过得不是太好。
这沐县丞果然有些本事,手翻案卷,口中决断。不多时便将这些人发落得明明白白。除了县府诸官鼻青脸肿有碍官威外,结果可算公正严明。
期间,张木义还特意看了一下那个九姨太,果然眉眼含春,有几分颜色。关在底仓几日,衣着尚算干净,看来是个好洁的人。
茶凉椅暖,沐县丞口中发落。家丁们挨了一顿板子罚为城旦舂,管家流放三千里;女眷没入临河府教坊司。诺大一个黄家就此烟消云散。
甲板上,张木义拱手送别沐县令,真的是沐县令了。那张盖着郡府大印的文书,就在他的袖子里,只要回去入档,那就是妥妥的正牌县令。
沐县令刚走,张木义转头看见甲板上还站着几个陌生人。一个山羊胡子的老者,还有一个妇人和一个女子并排站着。一个小男孩怯生生的从女子背后探出头来正看着他。
见张木义看向他们,小卢从边上走过来解释道:少爷,这几个都是董县令的家眷。男的是师爷,前面两个是他妻妾,小的是他儿子。少爷你看关哪里好?
张木义无奈的看着小卢,心里想这点小事也来烦我。嘴里说道:师爷关到底仓。妇孺找个舱室安置吧。又想到,万一这师爷和董县令串供可不好。就说:把师爷和那个董县令分开,关远一点。转身就向正厅走去。
小卢追上张木义,递给他一本册子。张木义随手一翻,顿时眉开眼笑,惊喜的说道:这县令果真是个贪的。你小子做事不错,例钱不用罚了。赏一百贯。
心里又开始盘算,黄家这一万四千亩良田没入郡府,就是茉莉的,茉莉的就是我的;加上这些。空玄寺又能多几百火铳手,真是美哉!
张木义回到正厅,刚刚坐稳。就看见窗口那里有人踱来踱去,看身形像是穆超。张木义便喊道:门外什么人?进来!
不一刻,穆超鬼头鬼脑的走了进来,欲言又止。张木义喝道:有事就说,磨磨唧唧像个娘们。
穆超搓着手说道:小人想请少爷给个恩典。
什么恩典?张木义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