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一日看尽长安花-第2/3页
“陛下大恩,微臣拜谢。备虽中山靖王之后,但起于浮萍微末,如今天下大乱,臣愿为陛下扫清宇内,复我大汉清明!”刘备躬身道。
“好!有皇叔在,指日可待。”刘协看了一眼旁边的董太皇太后,见其没有意见,就说“赵勤,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傕、郭汜作乱长安,幸有宗室玄德,转战千里,运筹帷幄,以少敌多,大破李郭二贼,功莫大焉!特赐玄德车骑将军,持节开府,封涿县侯,食邑两千户。”
“拜谢陛下!”刘备心中大喜,转战两千里之苦在此刻意见完全化作蜜糖、真甜。
“皇叔,此乃功绩!你应得的!”刘协笑道,“王卿、吕卿,你们守卫长安有功,赏赐即日会送到你们府上。”
“多谢陛下!”王允、吕布相视一眼。吕布对于刘备骤升车骑将军高位,虽有点嫉妒但还是理解,要不是刘备率军来救,恐怕自己家小也会丢陷。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宦官赵勤朗声道。
“陛下,臣有事要奏!”王允看了吕布,站出了说出两人商议的结果,刘备不可久留长安。
“王卿请说。”刘协配合道。
“陛下,今有益州刘焉,制龙袍,造銮驾,擅杀良臣苏固,长安危在旦夕,却持军不救,罪莫大焉!臣请陛下废刘焉州牧之职,夺阳城侯,捉拿回长安,交由陛下发落!”王允进言道。
“这?”刘协不是很懂,茫然地看向自己的祖母董太后。
“陛下,刘焉包藏祸心,不得不防,其坐视长安陷落,汉中咫尺之间,作为汉室宗亲竟然不发一兵一卒,此人不治,乾纲不振啊!”太尉杨彪也站出来,大声呵斥,对于刘焉,杨彪本来是给予厚望,连刘表之前上书说刘焉穿龙袍有造反之心,都帮其掩护推脱,但是此番坐视长安陷落,则让自己气氛不已。
“陛下,臣附议!”吕布、士孙瑞等也出来站队,只有与刘焉亲近的大臣不不发表言语。
“善!”刘协想了想同意,对于刘焉自己也已经不纳入信任之人范围,“不过,益州偏远,蜀路艰险,而刘焉经营益州多年,恐怕难以让其俯首啊!”
“陛下,有车骑将军,取刘焉不再话下,如今长安原有大军四万,收拢李、郭降卒两万,现如今长安可谓是稳固无比!已无宵小胆敢作乱,而车骑将军手握近四万大军,正好南下益州,捉拿刘焉归案!”吕布站出来,告诉众臣如今长安已定,刘备大军此时就是个不稳因素,若是强行收权,定然难以收拾,为今之计只有派出南下或者西进西凉。
“陛下,温侯言之有理!李郭不足为虑,有温侯镇守长安,再谴一良将则万无一失,但刘焉此举不可不绝,不然天下诸侯将人人思乱啊!”士孙瑞也站出来说。
“祖母,祖母,你看?”刘协小声地问旁边的董太后。董太后无奈点头,如今这长安大权都在王允、吕布手中,两人决定之事无人能改。
“皇叔,你怎么看?”刘协又问。
“陛下,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正中下怀,昨晚贾诩也和自己分析过,王允、吕布绝对不会让自己待在长安,来分他们的权力的。
“既如此,那就辛苦皇叔,王卿,不若皇叔任益州牧如何?”在董太后的暗示下,刘协提出自己的意愿,不想让刘备离得太远,只要刘备管着益州,凭借汉中近利,就算长安再遇险,刘备也能发兵来救,至于其他人,董太后和刘协已经不再信任,毕竟刘备转战千里,苦战武关,千里来援,若这还不是忠臣良将,试问还有谁?
“臣附议!”卢植、黄琬等亲近刘备的大臣纷纷赞同。搞得王允、吕布面上无光,按照与陈宫的谋划,应该是派刘备攻打刘焉,最好是两败俱伤,或者是刘备拿下益州但损失过重,这样的话,只要王允、吕布借天子诏令,刘备不得不听从,乖乖沦为王允、吕布打手,但天子此举又加上卢植、黄琬先声夺人,陈宫之计已然泡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