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巴顿的战术意识(二)
    
br />
    假如没有足够的兵力,我们的后勤供应随时都有可能被切断,甚至还会跟延吉的敌人对我们形成两面夹击的局面。”
    接着,他摇了摇头说:“将军,您太着急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得首先拿下延吉,否则我们的后勤就难以得到保障。”
    巴顿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这边是主攻方向,后勤物资的运输距离,却远比范弗里特那边长,虽然有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却不适合这样消耗下去。
    尽管我把后期的兵员物资调配压力全部甩给了史密斯,但我心里清楚,必须要尽可能的加快战役的进度。”
    霍克却郑重的说:“将军,恰恰相反,我认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要跟他们拼消耗,而且还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拼消耗。
    虽然我们目前大多数物资来自国内,但我们是以三国之力来消耗一个大夏帝国。
    大夏虽然领土广袤,但他们刚刚发展起来,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工业实力,还远不是我们的对手,更何况还有歌利亚帝国和东倭帝国的力量,而且他们还在西北方向进行着更激烈的战争消耗。
    事实上,他们最大的优势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实力弱小,适合速胜,不适合消耗。”
    巴顿又叹了一口气说:“你说的都对,但那是战略层次上的见解,落实到具体的战术行动上,就未必是对的了。
    我们协约同盟此次作战的目的,不是来跟大夏帝国拼命的,而是来攫取利益的,同时还希望依靠同盟的力量,来压制一下大夏帝国的扩张。
    在战役前期,由于海空军的无能,已经遭受到了巨大损失,跟大夏的战损比差距很大,按照目前的战损比来计算,即便是协约同盟的三个国家绑在一起,也承受不住如此的消耗。
    如果我们无法及时改变这种战损比,国家力量无法转换成有效的军事力量,国力差距什么的,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画饼。
    这次我们好不容易通过多点登陆,误导了敌人的判断,取得了一点战术上的先机,要是不及时把握住的话,等敌人的援军一到,我们的作战难度可能会更大。”
    “可是,我们目前只有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军的兵力,仅能对延吉形成一个大概的包围圈,您打算如何如何用兵?”霍克不解的问。
    巴顿一指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说:“蛟河城,在集团军主力到达海参港之前,我们必须要拿下蛟河城,然后摧毁他们在松江东岸的立足点。
    拿下这里,一方面可以更加孤立延吉城的敌人,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里,确保我们的后勤供应线安全。”
    “你打算用多少兵力?”霍克问。
    巴顿目露凶光,斩钉截铁的说:“我打算动用全部兵力,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军全用上。”
    “那延吉的敌军怎么办?”霍克大惊。
    巴顿满不在乎的说:“东倭人在海参港的2个师团不是还没撤走吗?让他们出来,包围延吉城,再把他们剩下的1个师团也接过来。
    让刚刚到达海参港的第3装甲师插入蛟河城和松江之间,切断他们的退路,剩下的2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军,两倍于敌的兵力,我就不信拿不下蛟河城。”
    .......
    “史密斯,你可是答应过我们的,我们的军队只会作为第二梯队使用,现在为什么要被拉到一线作战!”斋藤实愤怒的叫嚷了起来。
    史密斯好整以暇的说:“斋藤,你不要激动,难道现在高丽军团的那2个师团,不是正处于二线吗?至于把剩下的一个师团也拉上去,是为了让高丽军团拥有完整的作战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