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公主与花魁(10)
北疆前来迎接的人在第一天的晌午如约而至。
两人在酒楼里用了餐,拾掇好行囊跟着北疆使者走了,杨潇涵一路上并没有遇到自己所担心的事,相反,那位北疆使者就连对她都很客气,在听说是九公主的挚友后更是感谢她一路以来对谢如卿的照顾。
杨潇涵这才知道了谢如卿的本名。
穆莎萨。
“穆”是北疆开国皇帝的姓氏,“莎”是北疆的一种生长在荒漠里的美丽花卉,这个名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取的,意为像荒漠中盛开的鲜花一样美丽又坚强的女子。
无论是谢如卿还是穆莎萨都很好听,但杨潇涵叫惯了她在大周的名字,就不大想再喊原名了。更况且“谢如卿”这个名字也没什么羞辱含义,她本人也不介意,杨潇涵就当做是自己独有的称呼来叫。
穿过那片沙地后又走过几座城池,纵然赶路的速度很快,几乎都没怎么休息,还是经过了有七八天才来到北疆皇城。
北疆是一个在沙漠草原上诞生的民族,开国元老原本只是已经覆灭的沙果国的养马奴,沙果国皇帝昏庸无度,北疆元老竟是以卑微之身聚集人马发动政变,经过鏖战创建北疆。
当时第一个响应初代北疆王的竟是一名御马苑里的宫女,后与北疆王结为伉俪,在建立王朝后,王后共同建立法规,给了当地女子很大的自由,无论是读书、考功名、上战场都是与男子同样的权力,甚至女子还可以休夫。
北疆的皇宫也是建立在草原上,远远看上去像是蒙古包,但建筑恢弘,内里虽然不如大周皇宫气派,但也不小,住处错综复杂,行走在里面像是迷宫一样。
据说这是为了随时应战而做的建造,两边设置甬道方便战争来临时士兵进出。
杨潇涵的住处与谢如卿的并没有被安排在一起,九公主既然回到了北疆,那就要恢复公主的待遇,住在自己的地方。杨潇涵作为客人,只能与她住的相邻,再加上谢如卿坚持要求,就让她与那些公主们住在了一起。
谢如卿在大周待了五六年,最凄惨的时候堪称是形销骨立,而北疆王倒是一直身体健康,甚至在这几年内不甘寂寞地纳了几个新妃,又有了几位孩子。
最小的那位今年才四岁,是十七公主,娘亲是位波斯国与北疆的混血美人,北疆话说的并不利索,也不爱与人来往,如今就一个人住着,渐渐失去了北疆王的宠爱。
杨潇涵就住在十七公主的邻里,次日清晨起来,看见有几个年轻女子有说有笑过来,身上穿着劲爽的骑装,长发绑成马尾,长相都与那北疆王有几分相似,鼻梁高挺。
她一眼就认出这些应该是谢如卿的妹妹们。
毕竟当时北疆王让谢如卿前去大周的理由是她的姐姐们要么已经成亲,要么已经有了婚约。在北疆,成亲的人还是会搬出去独立住的,眼前这些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欢声笑语不断,一看就是十几岁的年纪。
对于这种朝气蓬勃的姑娘们,杨
狗狗吃骨头潇涵没什么恶感,但自然也没什么话题,颔首打了个招呼就算是过去,但却听到了有人对她不加掩饰的讨论。
“她就是莎萨带回来的那个大周女人?”
“据说是青楼里出来的,长得也就那样嘛,很寻常。”
“青楼风尘之地,以身侍人,莎萨能跟这样的人玩到一起,可见在大周这么些年是与那些大周人学的满肚子坏水了。”
那几个人说话都不好听,杨潇涵这一路上下来能对北疆话听懂个七七八八了,立马就明白是在嘲讽自己,言语间也充满了对谢如卿的不屑。
“而且看莎萨在大周过得也不错,人都圆润了一圈回来,谁知在大周是不是享福的呢。”
今天清晨,谢如卿就被北疆王给叫去跟他一起用早膳嘘寒问暖了。北疆这里的亲情并不如大周般浓郁,并没有家人齐聚在一起用膳的习惯,谢如卿一回来就能过去,与父王共同用膳,对于公主来说也是一种嘉奖。
这些年轻姑娘们并不知道谢如卿在大周究竟是受了多少的折磨,谢如卿被送走的时候她们都还小,没什么记忆,只知道父王现在看起来很喜欢谢如卿的样子,个个都有些妒忌。
即使那些人再说些酸话,却也不敢直接上来找杨潇涵的麻烦,杨潇涵就也不会跟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计较。倒是谢如卿疲惫地从北疆王那里回来以后,听到了有侍女在嚼舌根,说早晨那些人聚在一起嘲笑杨潇涵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