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入长安
义宁二年乙巳日,傀儡小皇帝杨侑准许相国李渊佩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冕,建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十二天后的戊午日,杨侑下诏禅位。
经过数辞数让后,第七天的甲子日,李渊在长安太极殿称帝,国号为唐,建元武德,以长安为都城,以李建成为世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智云为楚王,李三娘为平阳公主。于是义宁二年改为武德元年,崭新的唐朝建立了。
大唐建立后,到达周至县的第一道诏书,是大赦天下。此前向善志占据县城时,将县衙监狱的囚犯杀的杀,放的放,强迫入军的都成了兵丁。
于是目前周至县监狱是空的,但不是民风淳朴,而是整个县的居民太少,又有各地折冲府,民间普遍忙着恢复生产,犯罪案件极少。
为了表示新朝不同,新任的皇帝李渊下令,废除前朝大业年间改州为郡的命令,仍旧实行州、县制度,于是周至县被调整到了稷州。
由于上古时期,尧帝封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嫡长子后稷于有邰,也就是武功县,于是以武功、周至、扶风、好畴四县为稷州,州衙门设在武功县。
此前周至县属于京兆郡,于是李俭的顶头上司就变成了稷州刺史丘行恭,而原京兆尹则变为雍州,以秦王兼任雍州牧。
李俭则在此期间平静了下来,忙碌着全县的夏收工作。在他近一年的辛苦下,全县复耕近二十万亩,达到了他自我要求的三分之二。
看着县里的仓库再次堆积满了粮食,李俭突然很有成就感,在去信询问了平阳公主后,李俭便多请了一天假,第一次踏足长安,来到了他的柳城县男爵府。
李渊赐给他的宅第在万年县的昌乐坊,是前朝某位男爵的宅子。由于关中诸县中,周至县是第一个进万民请愿书的,于是登基后的李渊,将李俭的食邑从二百户增加到了五百户。
当然并不是说柳城县就有五百户百姓是李俭的仆人,而是由户部发放五百户按照制度应该缴纳的各种税物,唐朝实行实物税,所以李俭收到的也都是实物,以粮食、布帛为主。
先前柴县丞帮忙找的几个看家奴仆,慌慌张张地将李俭迎了进来。在偌大的宅子转了一遍,李俭突然觉得自己该成家了。
以他的年龄,早就应该结婚了,他听说李世民十六岁就结了婚,而李俭马上就要二十岁了,虽然母亲不催,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很有主见,但李俭却知道母亲的焦虑。
于是李俭去拜访了长安唯一一个熟人,平阳公主。秦王李世民目前带兵在浅水原一带,与薛举、薛仁杲父子对峙,临汾县公、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则跟随出战。而楚王李智云眼下在潼关修缮关墙,所以平阳公主李三娘就是李俭能拜访的唯一一个了。
由于李渊刚刚称帝,所以由大兴城改名而来的长安城依旧保持了原貌。以皇城为中轴线,朱雀门南延至明德门的朱雀大街,将长安城分为左长安县、右万年县的格局。
李俭宅子所在的昌乐坊,就属于万年县管辖。当初入城时,李俭特意选择了从明德门进入,然后他就震惊了!朱雀大街宽四十余丈,据说长达五里有余,两侧种满了柳、槐,其间还有明显的花坛夹杂,十分恢弘。
虽然称不上是往来行人如织,但也有不少商队出入,可以看出整个长安城渐渐繁华了起来。昌乐坊在万年县西南,离启夏门很近,距明德门稍远一些,而启夏门向南北延伸的东大街,同样是一条宽阔无比的大街,李俭目测了一下,大约有三十丈。
据说长安县还有一条西大街,同东大街一样宽,以朱雀大街为对称。柴绍的临汾县公爵府,就位于皇城右侧的崇仁坊,是长安城数一数二的大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