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前歌王曹原
在跟巫婷婷通完电话后,前歌王曹原还是有些茫然。
即使已经是半隐退状态,但陈浩的名字和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也是了解一些内情的。
现在陈浩已经是事实上被娱乐圈和渠道方联手封杀了。
在他看来,陈浩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行去做其他的,要么靠着以前的收益去享受生活。
想要顶着资本的压力和渠道的拒绝翻身,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曹原能答应见面,一是他对陈浩的作品也非常喜欢,曾经还想跟陈浩约首歌,只是没有熟人能搭上线而作罢;
二来他现在没有合约在身,又是半隐退状态,也就不在乎那几家公司的态度;
三来他也很想知道陈浩找他干什么,给自己发歌?还是找自己拍电影?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陈浩的作品没有任何变现的机会,难道要纯粹为爱发电?
强烈的好奇心让他定下了到东海的机票。
第二天,在东海市一家高档茶楼的包间里,陈浩和巫婷婷见到了刚从南都赶过来的曹原。
“曹先生,久仰大名,请坐。”陈浩一边招呼,一边仔细打量着对方。
对于曹原的第一印象,陈浩是很满意的。
一米八几的个子,比他还高一点,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面容还是非常俊朗。
从身材来看,应该是有健身的习惯,非常壮硕。
等曹原坐下后,陈浩一边给曹原倒茶,一边说道:“曹先生的歌我都听过,非常不错,就是有好些年没有再发新歌了,有点遗憾。”
曹原有些自嘲地笑了笑:“陈导,不瞒你说,我倒是想发歌,可是要我去唱什么《伤不懂》、《那天的夜》这种歌,我还拉不下这张老脸。”
曹原歌手生涯的巅峰时刻也是华国歌坛最后的辉煌时期。
在他获得歌王称号后不久,资本开始大量迅猛地涌入娱乐圈,用金钱开路,几乎收购了所有上规模的公司,从此娱乐圈就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地方。
好的作品需要精心打磨,资本可没有那个耐心,他们想的是快速获得利润。
于是在资本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操控舆论下,一批批流水线一样打造出来的所谓歌手、演员、偶像很快就占领了市场,并且成功地带歪了整个市场的审美。
在这样的环境里,像曹原这样坚持精品的艺人很快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最后不是向资本服软,就是慢慢地淡出这个圈子。
曹原还算幸运的,当资本主宰市场的时候,他的合约已经即将到期,有底气跟公司说不。
那些有长约的艺人就惨了,要么按照资本的要求唱口水歌、拍烂片给资本赚钱,甚至被当做交际工具去陪酒陪饭;要么就直接被签约公司雪藏,只能苦苦熬到合约到期那一天。
等管理部门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资本已经是树大根深,无法轻易撼动了。
除非是一棒子打死,全部推倒重来,那样的影响又太恶劣,牵连太大,管理部门也不敢轻易下手。
只能尽力维持现状不要进一步恶化,最多找些机会敲打敲打,提醒资本不要太过分。
陈浩被诬陷那一次就给了管理部门敲打资本的机会,消减了他们不少的资源。
“那么曹先生还想继续唱歌吗?”陈浩淡淡地问道。
“想啊,怎么不想?可是以前那一批词曲人基本都收山或者转行了,到哪里去找好歌?再说就算有好歌,怎么发?渠道被人控制着,宣传途径也是别人的,说不给你用你就用不了!”想到市场现状,曹原心情有点低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