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因与果 ......-第5/8页



    因为贾珠会读书,直到现在贾琏虽然心里面有一些不甘,但是也要承认,就读书这一块贾珠确实是这一辈人里面最好的一个。

    别看宝玉灵气十足,但是宝玉的志向并不在做官。时至今日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荣国府几乎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能有一个像样的人物出来,自然是要让全家共同捧着的。

    所以当年的名额给了就给了,贾珠也确实没有浪费这个名额,当时也真的是全家振兴的希望都在贾珠身上。

    但是现在贾琏不想给,先不说最近一段时间桂哥儿读书挺好的,就是不给桂哥儿用,贾琏自己也有儿子,他更想让亲近的子侄用了这个名额。所以贾琏没答应老太太,只说再等等,如今这几个孩子的年纪都小,在这个时候确定把名额给谁确实是有些为时尚早。

    老太太怎么能听不出来贾琏推脱的意思

    老太太也给贾琏分析了,就目前而言,贾瑭不可能永远是四品,他年纪轻轻已经站在了这个分水岭上,四品这个分水岭是多少官员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坎儿。贾瑭的比人家高,如今不能向前一步实在是因为太年轻了,等到他年纪再大一点儿,到那个时候极有可能会接掌工部,到那个时候,无论是桂哥儿沾他姐姐的光,还是长生因为贾瑭的身份地位,都能进国子监。

    荂哥儿的年纪还小,他还能等等。也就是说兰哥儿把这个名额用了之后,过几年再有一个名额轮到荣国府的手上,还可以给荂哥儿用。

    就算暂时没轮到,宁国府也有名额,宁国府现在没孩子,将来就算是有孩子年纪也比现在这几个孩子的年纪小,到时候两家交换名额也可以。

    老太太的意思是家里面这几个男孩尽量都要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贾琏也没立即答应下来。

    老太太很不理解,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贾琏不答应

    贾琏不答应是因为贾琏心里面有一种标尺在衡量这种亲疏远近。

    他能毫无芥蒂的把名额给桂哥儿用了,哪怕将来荂哥儿没得用也无所谓。

    因为桂哥儿自小就和他亲近,说句烂大街的话,他兄弟的儿子和他的儿子也没区别了,见了面就能感觉到那股热乎气。

    他最得意的就是桂哥儿自小知道谁是亲人。

    兰哥儿不一样,兰哥儿和大家都不亲。和他相处是一点热乎气都没有,感觉暖不热的那种。

    加上他被他母亲牢牢的控制着,不许叔伯指点一下,更不亲近,叔伯和他的感情几乎没有,现在所做的一起都是因为贾珠的那份情谊,贾兰年纪小的时候不能不管,但是年纪大了,没感情在,就是求着大家去管,大家也会不管。

    贾琏了解李纨,觉得大嫂子是把儿子当成自己终身的依靠,怕儿子沾染上了这些叔伯们的坏习惯。贾珍的人品太烂,贾琏也不是什么好人,贾瑭各方面都好,但是他不受妇人摆布,说白了他不听母亲的话。

    在李纨看来,荣国府的男人没一个能做榜样的,都不是士大夫该有的模样。

    但是孩子小的时候能让母亲指点,年纪大了与人交际和去官场做官,这就要仰仗着男性长辈和家族了。

    贾兰如今的年纪,正适合跟着长辈们进进出出去交际,贾珍的人品烂不假,但是贾珍身上也有其他的好处,比如说审时度势,他本身还心思缜密,自然不介意传授孩子们什么错可以犯,什么错不能犯。他自己反复撩拨皇帝,处在时不时就有可能造反的边缘,但是能安全的活到现在这也是一种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