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夜间玉米全熟了



叶凡反而很镇静,安排道:

 “今天准备一些篮子,箩筐,编织袋,明天一早就出去掰玉米棒子,我弄到县城去买。”

 六根玉米棒子煮熟后,叶凡和妈妈妹妹一人一根品尝起来。

 “嗯,好糯,还甜,真好吃。”

 叶凡边吃边说:“就说这是山泉浇灌出来的玉米棒,特别好吃,营养也特好,肯定能畅销。”

 朱亚玲既谨慎,又善良:“先不忙开心,看吃了有没有不良反应再说。这突然成熟的玉米,我怕人吃了不好。”

 叶小颖朝妈妈调皮地做了一个鬼脸:

 “这又不是转基因玉米,肯定没问题。”

 叶凡很快吃完玉米,感受着肚子里的反应:

 “这是山泉浇灌出来的玉米,应该是绿色食品,也更有营养,对健康有好处。”

 叶凡又去给父亲扎针,按摩,吃药:“妈,给爸弄些玉米粒吃。”

 叶允华的身体在慢慢恢复,嘴巴能自己张合吃东西了,右侧身体也慢慢有了热度,右手和右腿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一直到晚上,一家人吃了早熟的玉米,不仅没有一点不良反应,还感觉胃里特别舒服,身体格外轻松。

 “这玉米真的不错,简直神了。”

 这次,朱亚玲也信了,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天早上,叶凡还是第一个起床去看玉米。

 所有玉米棒子全都鼓起来,又粗又长,沉甸甸的压得玉米杆都弯了。

 “妈,小洁,玉米全熟了,快去掰。”

 一家人马上拿了准备好的器具奔向玉米地,兴致勃勃掰玉米。

 一会儿就掰了四大筐,三编织袋,足足有四五百斤。

 叶凡昨天晚上就问陆芳苹借来电动三轮车,载着几百斤玉米棒子直接赶往县城。

 到了一个农贸市场,叶凡找了一个空地,把两筐玉米从车上拿下来,开始摆摊。

 “啊?这么早就有嫩玉米卖了?这是温室大棚里的吧?”

 有人在箩筐前停下来观看:“这玉米棒子又粗又长,是不是转基因的?”

 看的人多,一个买的人也没有。

 不一会,有个中年妇女走过来,看着箩筐里又长又粗的嫩玉米,好奇问:

 “小伙子,你这嫩玉米怎么卖?”

 叶凡回答:“阿姨,这嫩玉米卖五元一根。”

 中年妇女脸色一变,惊讶出声:

 “这么贵!嫩玉米一般都两三元一斤,煮熟了也就卖两两三元一根。”

 “阿姨,我这嫩玉米卖五元一根,一点不贵。”

 “怎么不贵?贵死人了,你看有谁买你的吗?”

 叶凡这才出言解释:

 “有言道,一分价钱一分货,我这嫩玉米不是大棚里的,更不是转基因的。”

 “它是用神月潭山泉浇灌出来的,既绿色环保,又营养丰富。”

 他把昨天两根煮玉米拿出来:

 “不信,阿姨,你剥几粒玉米尝尝。”

 中年妇女真的剥了几粒玉米放进嘴里咀嚼:

 “嗯,是不错,既糯又甜。”

 “你说它是用神月潭山泉浇灌出来的?”

 “对,不然它怎么那么早就熟了?你看一般的玉米还没抽穗呢。”

 “好,给我来二十根。”

 中年妇女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递给叶凡:

 “这样说来,一根五元,真的不算贵。”

 叶凡惊喜不已,这是第一笔生意,忙拿出零钱,找她二十元:

 “你是第一笔生意,我便宜你一元一根。”

 “谢谢这位小伙子。”

 中年妇女拎了嫩玉米喜滋滋走了。

 叶凡的嫩玉米根根一样,又长又粗,色泽金黄,卖相特好,再加上他说是神月潭山泉浇灌出来的早熟玉米,又有几个人尝了他的玉米粒后,全都出手买了。

 四五个人一买,顾客便争相购买起来。

 这就是从众心理。

 不到一个小时,叶凡的一车嫩玉米卖得只乘一箩筐。

 有付现金的,也有扫他手机上收款二维码的,叶凡点了一下,已经卖到五千三百多元钱。

 叶凡的嫩玉米太好卖,影响了旁边卖桃子,梨子和黄瓜等几个摊位的生意。

 “妈的,这小子是从哪里来的?”

 几个摊主嫉妒出声,先后朝叶凡走过来,其中一人扯着破嗓子叫嚷:

 “喂,小子,你是有意来抢我们生意的吧?”

 叶凡意外一愣,随后淡淡一笑:

 “这位大哥,怎么说这样的话?”

 “我们各做各的生意,互不影响,怎么是抢你的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