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情断肠春儿病入膏,女儿红戴良穷嫁妹



    断肠情春儿病膏

    女儿红喜结姻缘

    天降灾光州借米

    路道险张醇翻案

    因老天作怪,新阳城上,天给捅了个洞似的,那雨水一个劲地从天上往地下倒,洪水泛滥,房倒屋塌。

    话说戴良从县衙回到家中,此时张醇也从新阳城来到戴家为盛家少爷提亲,戴良说道:“大灾之际,赈灾乃要事,春儿婚事事后再说吧!”说罢,戴良引领张醇到了衙门,黄叔度和县令刘陶还在议事厅。戴良紧走几步,急切说道:“县令大人,新阳城十万火急,救灾胜救火,让张醇即刻起运救灾物质吧。”

    虽然慎阳城到新阳城路途才四十余里,可这灾荒的年月,粮食紧缺,押运粮食风险很大,即使匪徒不抢,那饥饿的灾民也会为命一搏啊。刘陶与黄叔度交换一下目光,衙门升堂,传衙门铺头刘吏带一队人马护送张醇于当日押运救灾物资往新阳城而去。

    戴良回到家中,先把张醇所言在心中霡霂一番。去掉张醇二字,把要说的话言说给娘亲,娘亲知儿孝母,儿时长学驴叫逗娘亲开心,今又为母分忧。戴良见娘亲心生欢喜,便传媒婆,这媒婆茶饭不进的人她都能说得开口笑的一个主。春儿婚事,请她定然不错。媒婆接了戴府封的银子,仰脸看看门头,低头瞅瞅门墩,便自行去了新阳城。

    要说戴良姊妹之中,春儿最是他疼爱的一个妹妹,春儿资性聪明,勤女工,又善歌舞喜游园,可戴良哪里知道春儿的心结。要说这个心结,要理清这份情缘的来龙去脉,还得从黄叔度与九儿英台为婚嫁之前说起。

    那日,春儿和丫鬟到后花园中玩耍,后花园隔壁就是红山书院,那黄宪皆在红杉书院与后花园交界处的一处小院居住。

    春儿常到后花园中游园,丫鬟杏儿不离左右。姐姐们随老太太去了京城大少爷家看望阿翁,春儿被哥哥戴良留在家中。阿母和姐姐们多日未回,哥哥戴良又忙于事物,留下春儿一人在家实在无趣,更无旁人相伴玩耍,她一人突感孤独,每到晚间更觉无味,便叫丫鬟杏儿一起去花园中散心游玩,突听园中有人私语,偷偷窥探,却见两位公子,各自双手紧握一捆书简在争论着学问。春儿新奇,又恐惊扰他们,知他们是红杉书院的学子,自然未敢近前惊扰。

    又一日,在花园之中又见到当日的公子,这次却只有一人,此公子孤独叹息,心中有所感怀,春儿不敢上前问话,却让丫鬟杏儿上前问个究竟。不一会,杏儿回来诉说,得知此公子是十方院的黄宪,因家母病重,自己又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家母。故在此处伤感。春儿一听干娘有病,惊叫一声,黄宪回头望去,却发现了花丛之中的春儿,就忙起身,走来施礼,问了一声三姑娘好,也就离去。

    春儿还没反应过来,已不见了黄宪。春儿早就对黄宪有好感,今又见他一面,心里砰砰乱跳。虽不知黄宪此时心意,却感知黄宪的孝顺,更知黄宪的品行非常人能比。因而心生敬意,可奇怪的是自己的内心却突生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思和惆怅。

    春儿多愁善感,貌美如花,可她虽有动人的姿色。满腹的情爱,却没有过人的勇气,春儿回到闺房,整日叹息。丫鬟见她整日忧虑,知小姐心事,正要跑去红杉书院把此事告诉黄宪,想穿针引线,找他黄宪算个明账。当丫鬟杏儿有勇气来到红杉书院时,黄宪已离开红杉书院了。

    有一日,黄叔度来慎阳城戴府找戴良公干,因戴良不在,就坐在书院的一块大青石上等候,这块大青石是当年黄宪与周英台常在一起玩耍的地方,黄叔度对此处有诸多感慨。

    黄叔度在此打坐,却被春儿的丫鬟杏儿看见,杏儿也不讲个一二三,急忙奔过来,拉住黄叔度的衣衫就往后花园去,黄叔度喊道:“你这个丫头,慢点,把我的衣衫拽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