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六 回 衙门审案喜结良缘 学堂攻读情谊少年
衙门威严喜事连
半路夫妻糟糠妻
堂前清净遭事端
少年命运有谁怜
话说张二怪一五一十把杀害糟糠之妻,骗卖孤嫂一家都事招供。刘陶听后更加怒火中烧,大喊道:“众衙役,把这个张二怪脚镣枷锁打上,押解下去,等待秋后问斩。”众衙役一拥而上,枷锁镣铐上身,张二怪被押下入死狱牢。
堂前一时清静,所跪之人,伏地不敢抬头。大堂之上刘陶与戴,刘二位老爷交头接耳,顶头议事。
堂下跪着张醇和许仙一家,戴季起身,看一眼堂下张醇和那寡妇,又看了两个孩子,心中突生一喜。便冲刘龙堂说道:“刘世翁,你看堂前,这多像一家人啊,如果我们做个媒,把这两家人撮合成一家,岂不是好事一桩。”戴季得意地等刘龙堂回话。
戴季认为这刘世翁会迎合他,然而刘龙堂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戴老爷,这话可开不得玩笑,周礼,讲求的是妇道终结立贞节牌坊,如果鼓动寡妇改嫁,作为知书达理,受礼教之人有所不妥,再说,即使我们刻意而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要过几道门垲呢。”
正堂端坐的刘陶听这二位所言闲话,倒起了兴致,也说道:“《列女传》中,夫君死后相守妇道,意欲改嫁皆违反纲常礼教,妇道的三从四德岂不成了笑谈,我们做老爷的更不可违反纲常而为啊,如此,是会败坏民风民俗的,这乡民没有了道法,岂不乱者。”
戴季看眼前二刘,一本正经,一时抬起杠来,冲刘陶说道:“当年光武皇帝在大殿之上,公然鼓励亲寡姐改嫁,还寡姐在满朝文武里随意挑选青年才俊的郎君,史书上有记载,你殿试探花岂有不知。”
刘龙堂知道这戴季的秉性,慌忙接话,说道:“只不过那个被皇帝钦点的大臣却拒绝了的。”
那戴季转而又与刘龙堂争执起来,说道:“这新阳城的张醇断不会拒绝的。”
刘陶见戴季与刘龙堂互相争议得厉害,他又置身事外做个和事佬了,,刘陶说道:“二位老爷稍安勿躁,规矩是人定的,人是活的,既然先帝走了第一步,我们也适着走第二步,让我先来问一问这位堂下的民妇,万一她也学那钦点的大臣拒绝了呢?”
刘陶身子转向堂下,冲寡妇许仙说道:“堂下这位民妇,刚才堂上老爷所议论之事,你可听见?”
寡妇许仙哪里见过这等阵势,心里慌乱害羞脸红,吱吱呜呜没能开口,刘陶又问:“你对眼前这位张姓小民,是否有意?说来,我们老爷为你做主。’
寡妇许仙听言,偷眼看了一下旁边跪着的张醇,此时的张醇见张二怪被押解下去,心里一阵轻松,见许仙偷眼看他,一时精神头来了,冲许仙嬉皮笑脸,一时许仙为这个不着调的男人担惊受怕,跪在那里,不停地向堂上的大老爷磕头感恩。
刘陶让其平身,许仙起身,后退几步,双手拉住一双儿女,又跪下叩头,谢过三位老爷.然后说道:“民妇虽然是乡下女人,生来愚钝不才,也知三位大老爷的好意,谢过三位老爷的成全。”
许仙扭头看着张醇,说道:“你咋想的,给个实话吧?”
这突然一问,张醇没有准备,出口说道:“俺听你的,你拿主意。将来俺都听你的就是。”
许仙说道;‘回禀大老爷,民女愿意。尊听大老爷成全。”
三位老爷听来,一时高兴,交头接耳一阵,堂下也议论纷纷。
刘陶说道:“这个张醇也平身吧。”
张醇一听,慌忙爬起来,给堂上老爷作揖。刘陶又说:“小民张醇,你乃一贡生,今日也算你的造化,堂上二位老爷为你保媒,民妇许仙又甘愿下嫁于你。两全其美之事,老爷做主,快快带着你的一双儿女和你的婆娘回去吧。退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