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回 戴老翁病死慎阳城,童儿门斗殴乡野中
情窦初开连九儿
无意地宫得秘密
田野之中多儿戏
谁人没有好少年
郅布筠女儿在钱唐县衙丢失,这在钱塘县算是一见天大的事,万一这消息传出,这世道乱象,岂不让世景人心不稳,钱塘县民众岂有安全感?
郅不筠就势有了一个想法,安定人心。此时的郅布筠想的是钱塘县的百姓,他看看自己怀中的婴孩,想这机缘巧合,自己的女儿无故丢失,自己却在半道上捡到一名弃婴,也是一个女儿,这捡到的女儿,郅布筠特别喜爱,简直爱不释手,可夫人却不同,她就是哭闹着要找回自己的女儿,哭哭啼啼几乎疯掉。
郅布筠安慰夫人说道;‘夫人,这女儿丢了我们再找,可这别家丢的女儿,我们也要找到她的父母不是。送她回到自己父母身边才是啊。’
夫人说道;‘我们丢了女儿,你又捡到一个女儿,这是上天的安排,你找不到咱的女儿,这捡到的女儿家,你也不要去找她的父母了。找回咱的女儿,我就把这孩子还给你。’
郅夫人抱过这个婴孩,僧怕被旁人抢去,揽在自己怀里,低头看着孩子,孩子冲她笑,也似曾相识似的。孩子的小嘴不停地蠕动,郅夫人知道孩子饿了,就敞开衣襟喂她奶吃,哪知这个婴孩,一口咬住,就不再丢下。郅夫人看着怀里的婴孩,想起自己的女儿,眼泪打湿了衣襟。
郅布筠看着自己夫人情绪的稳定,也频频点头不再说话。即刻传话下去,就说县令大人的千金并未丢失,如今在衙门后庭好好的那。一时这钱塘县‘江洋大盗专偷小孩’的谣传平息下去。可他郅布筠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亲生女儿。郅布筠私下派人依然在四处找寻。
与此同时,朝中传来,丞相高密候邓禹过世,在办丧事期间,太尉邓震爱女无故丢失了。这下惊动了满朝文武,皇上知晓,颁布谕旨追查。却皆无音讯。消息传到钱塘,讯息已经延误,郅布筠失去了最后见恩师一面的机会。而郅布筠每每看看眼前的女儿,内心就会生出一份自责,也对这捡拾来的女儿更加疼爱。
且说这慎阳城白石坊有一刘姓人家,据传说是当年楚国时汝南君王刘非的后人。这刘姓人家员外乃刘龙堂也,做过慎阳城县令,此人,政化大行,道不拾遗,告老返乡之后.就回到了白石坊的刘家寨。
刘家寨虽是一座独立的庄园,却同属于白石坊,又与十方院相邻一条慎水河相隔,黄道在世,刘龙堂与其颇有情谊,刘家寨与十方院多有来往,当年黄道意外死亡,刘龙堂之前去了京城,未见黄道最后一面,倍感遗憾。
八年过后,刘龙堂回到白石坊时,特意去到吕河岸边,在黄道坟前默哀,祭奠黄道亡灵。
刘龙堂旧情谊难忘,时常来十方院周边看看,思念旧情。
突有一天,遇上黄道夫人陈珠。问起幼子可在?黄夫人陈珠说道;‘宪儿给随‘瞎子刘’出外说书去了。’刘龙堂问道;‘‘瞎子刘’是谁?’
陈珠说道;‘是一位游走的道士,那年我带宪儿去固原寺庙上香,在小龙山下我们母子遇到一位游走的道士在道旁说书,宪儿听得入迷,却要跟随那道士同去。’
刘龙堂紧忙问道;‘何方道士?孩子能懂什么?怎么随便跟人去了的?’
陈珠说道;‘道士一人窝在山道旁,可过往行人无人问津,宪儿见他可怜,便拉我上前观看,那道士衣衫规整,只是破旧了些,倒也干干净净,最不如意的一点是他那一双眼睛,双瞎塌陷,犹如两个窟窿,一看怪吓人的,而宪儿却与他很亲近,依偎在那道士身边不愿离去,并央告要拜道士为师,道士也没答应,也没拒绝,宪儿心底善良,又一心跟随,这说书人方圆百里,人都认识,俺又问了那固原寺庙的净德主持,主持说,随他去吧.也就随它去了,不过,宪儿还是在家里的时间多。’刘龙堂听完,也没再说什么,便告辞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