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十八 回 九儿英台悲戚葬父 十方书院鼎盛讲习
清淡韵心皆饶食
精致情趣属耕夫
庙堂之上多平庸
俗世空间藏蛟龙
周顺骑上黄夫人留下的毛驴,一路奔回十方院,黄叔度一听老岳父病危,一把抓住周顺,问道:此话当真?周顺眼泪啪啪落地。黄叔度看此情形,想那老岳父时日不多,诸事安排一番。此时,英子一手牵着一个孩子,明云已把车马备好,黄叔度和孩子上了车,车把式挥鞭,冲出了十方院,往安城赶去。
车马到了周府门首,门夫躲闪不及,被撞到门边,黄叔度跳下车就往里面冲,周府仆役看着姑爷疯子一般冲入老爷房中。
此时的周畅已昏厥了三次了,身子已从内室的卧榻,挪凳在厅堂的灵薄子上,九儿英台一见夫君到来,更加伤心,身子扑到灵薄子上,失声哭道:阿翁,阿翁,你醒醒啊?女儿来看你了,女儿不孝,您不能不理女儿啊?黄叔度强忍着悲痛,见岳父面朝上,直挺挺地躺在灵薄子上,面如黄泥,睁眼喘息在枕头上,嘴张开得给个瓢,喉咙里压抑着沉重的声响,黄夫人哭喊道:阿翁,阿翁啊,我是你的宝贝女儿啊,你睁着眼睛不就是在等女儿吗?女儿来了1喊得撕心裂肺。
此时,郑众走来进来,黄叔度拉过郑众问道:周家族人都报过信了?
郑众附耳说道:都已派人去了。
黄夫人连哭带喊了一阵,老爷眼睛圆睁,嘴张得很大,吼声越来越响。黄夫人哭喊道:阿翁,你看看啊,您的女婿也来了,您的外孙,外孙女都来了,快说话啊?
黄叔度怕夫人哭坏身子,紧忙牵孩子挤到灵薄子前,与夫人跪在一起,一家四口连喊了几声:阿翁阿翁。外公,外公!郑众看眼前这情景,实在受不了,便抹泪走了出去。
那周畅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幽幽余气在胸,正见小鬼小判,举牌提锁链蜂拥而至,黑白无常进身索命,那周畅魂魄那里肯离去,又惦记家中无人料理,又难舍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又记挂着收了人家的一万两白银买官,事情还没有落地,又记挂着白石坊清虚庵的主持净语是否还在郑府尼姑庵里,郑众那小子,实在不仁义,本想赶他离开安城,他却赖着不走,因此,百般求告黑白无常,无奈,这阴间的官吏都不徇私,反呵斥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岂不知,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让你活五更,我们阴间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人情世故,各种关口,发银子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说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人的胡扯,此时,你到阴间了,看看你用啥办法能让鬼推磨。’
正闹着,周畅魂魄忽听见黄叔度来到,便忙住又去求黑白无常,说道:列位官差,发发慈悲,让我回去,见一见我唯一的女儿的一家四口,让我和他们说上两句话,再过奈何桥,喝上**汤,阳间也就来个了断了,一切念想烟消云散,到时托生个猫狗也无怨无悔了。
黑白无常吼道:阴阳两界,那阳间的亲戚多了,作为儿女,本应该床前尽孝,活着不尽孝,如今死了,再见何用?
周畅分辨道:虽说女婿,女儿在我病重之时没在床前尽孝,可他们已经尽了孝道,女婿乃当朝天子钦命隐君,道德楷模,行善积德皆为天下,乃大道也,女儿九儿英台,民间称为善女,为自己婆婆床前尽孝不分白天黑夜。
黑白无常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呵斥鬼判,道:我说你们放他回去走走罢,却段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得他请出来两位神仙,你们可知道这二位神仙是谁?就咱阎王爷也不敢睁眼看他们,他们分别是如来佛主案前灯芯与经卷仙子啊。
黑白无常一听,吓得四处躲藏。众鬼判见黑白无常如此,也都慌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原来你们俩也见不得这两个名字,两位阳间的俗人,官长却称他们神仙。
黑白无常怒道:放屁你们可知那二位俗人的前世来头,那黄叔度的乃西天如来佛主书案灯台的灯芯,下界本为天子,却隐居乡野,那个叫九儿英台的,乃西天如来佛主书案前的经卷,下界本是皇后娘娘,却阴差阳错成了隐君夫人。你们那个惹得起,并不管天上,地下,人间,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一般,届时同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