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精掌柜痴迷好古,清遗老知音输诚-第2/3页
曾广龄过来一看,哈哈一笑,说刘掌柜你真是一个瓷痴啊!
刘勉之也笑道:“曾爷,做古玩这一行,皇帝老子都不敢夸口,只有多看真东西,才能练眼力,要不干古玩行的收进来的打眼货砸自己手里就麻烦了,赔钱不说,在古玩行里就被人笑话、砸牌子了。以前总听说这古月轩瓷,现在有机会了,那不得多搂搂”!
曾广龄回道:“刘掌柜,您今天算是遇到人了。我之前就在内务府当差,对这古月轩的来龙去脉,还真是略知一二。以后啊,您这门票钱省了,请我喝茶,我给您讲讲这古月轩”。
这样一来二去,刘勉之便与古物陈列所的这位前清遗老就成了无酒不欢的朋友,相互引为知己。
据曾广龄讲,实际上,精美绝伦的古月轩瓷器,胎底所留款识,根本没有古月轩字样,以四字蓝料款居多,也有六字青花款。比如“雍正御制”,“大清乾隆年制”。宫中规矩的叫法是“瓷胎画珐琅”。
瓷胎画珐琅在康熙晚年属于初烧期,在大内烧制,胎用宣德白瓷,色地居多,图案有花无鸟;雍正时期的瓷胎画珐琅,延续前朝风格,在大内珐琅作和怡亲王府、圆明园都有烧制,刚开始珐琅料是西洋进口的,后来在雍正七年使用国产料,色彩也多了,然后发展到在瓷胎上作画,诗书画印融于一体,人称四绝;到了乾隆爷一朝,画风也是先承继雍正风格,后来在造型,用色上更趋于复杂繁缛,雍乾时期主要是奉天人唐英在景德镇督窑,严格按古法七十二道工序烧制,官窑的型、胎、釉、画工极为考究。嘉道之后,珐琅彩烧制的少了。
刘勉之感慨道:“听曾爷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曾爷不说,我哪里知道这些大内密辛。只是如今这所里一不让照相,二不让记笔记,仅靠心记回忆,我非要十进宫,才能把珐琅彩瓷器细节烂熟于心”。
曾广龄问:“刘掌柜如此孜孜以求,可有深意?”
勉之道:“曾爷有所不知,琉璃厂一直把所谓古月轩瓷当做官窑中的官窑,如能购藏到古月轩瓷器,定会有高价求购之人。兄弟也是在商言商,我想寻得仔细,派人在南方景德镇按样做几只来,或有那不开眼的洋人,花重金购去,带到西洋。这可比做行货普品强多了!”
勉之接着又说:“在琉璃厂已有专做古画生意的,在清宫流出的无题跋的古画中,寻得风格相似者,按原印复刻“乾隆御览之宝”,“古稀天子之宝”,“石渠宝笈”,找来宫中老墨,请来落魄秀才,月月专攻练习乾隆爷字体,竟学的无不一样,御笔题跋后真假莫变,屡得善价”。
曾广龄闻言笑道:“既如此,为兄更有一计,可以帮到你,但不知事成之后,贤弟怎样谢我?”
勉之急说:“江湖行走,义字为先。若兄台助我,可提成或以店铺干股相赠”。
曾广龄说:“兄弟言重了,为兄是但行好事,不求回报。现在古物陈列所归民国内政部管理,古物尚在清点造册,之前总统府、外交部,交通部时有公函,来借古物,有赠送国际友人的,也有商洽借出几件瓷胎画珐琅,拍照,做全国旅游指南的,送人的估计是一去不回了,到时核销了事,临时借出的,留下借条,到期归还。你想仿烧珐琅彩,我帮你找个理由借个名头,只需治格所长点头,留个字据,也不用正式上账,你按期归还原物,撤回借条就是。但有一点,兄弟且不可拿仿品掉包。但话说回来,你再怎么仿,也仿不出真品的那样的神韵,逃不过我的眼睛”。
勉之忙说:“怎么会,兄台这已经帮上大忙了,兄弟我绝不会坑你”!
见话说到这个份上,曾广龄说:“我再给你指个道,前朝内务府广储司在南池子有个瓷器仓库,这库里有景德镇在前清历年进宫的素胎,你可以找我族叔曾二爷,他是总管,你买些素胎,直接到景德镇挂珐琅彩,入窑烧制。保你外人看不出真赝,定能卖个好价钱!此事你知我知,万不可对外人道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