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夷三族算什么能耐,有能耐你诛我九族啊!



越是享尽的福贵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便越甚,更别提活剐这种令人生不如死的刑罚了。

   孔闻翔知道,在这么多人的佐证下,他想要脱罪的机会恐怕十分迷茫。

   所以,在被带回大堂里后,招的比温元秋还要痛快。

   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共八十万石,按照福建各府的受灾情况,漳州府分到了十七万石。

   赈灾粮是布政使司衙门派人送过来的,可真正送到施邦曜手上的,不过区区一万石粮!

   另外的十六万石,全都被孔闻翔以极低的价格,给买了过来。

   十六万石,市价在三十万两左右,他仅花了三万两银子,便得手了!

   刁难李朝钦等人,甚至不惜动手也要将他和熊文灿等人赶走,为的就是要掩盖他们的罪行。

   十六万石粮,以李朝钦他们赶来时的粮价计算,至少能卖到六十多万两银子!

   若是李朝钦等人没来,这粮价肯定还会继续往上涨,五两每石、六两每石,甚至涨到十两银子一石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许百姓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可还有土地,还有宅院.........

   甚至,还有妻女!

   在孔闻翔的眼里,这十六万石赈灾粮,就是近百万两银子的买卖!

   之所让许心素过来把粮弄走,一是为了抹去罪证,另一点则是为了把粮送到北方售卖。

   今年大明受到旱灾的不止是漳州,还有陕西!

   漳州这里被朝廷盯上,粮食无法继续出售,便往陕西卖,待许心素将粮食运到北直隶,自有人前去接应,将之转运到陕西再坐地起价!

   孙康旺从外面回来时,见孔闻翔在招供,便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

   可等孔闻翔讲完后,他却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孔闻翔的口供有不实之处!”

   朱由校皱眉:“何处不实?”

   孙康旺道:“陛下,臣之前想不通樊家和吴家和这赈灾粮案有什么关系。”

   “可就在臣让人去他们家中搜查,并顺带着向城中百姓询问之时,终于找到了答案!”

   “这赈灾粮,根本不像是孔闻翔所说,用三万两银子从布政使司买来的!”

   “而是吴辛向吴大人讨来的!”

   说完,他伸手指向一旁的福建布政使吴国仕。

   “吴大人,不知本督说的可对?”

   吴国仕瞬间便慌了神:“陛下,冤枉啊!”

   “臣虽姓吴,可和这吴辛没有半点儿关系,又怎会给他粮食!”

   “不止如此,就连孔闻翔买粮之下,臣也是不知情的,都是手下的人擅自做主。”

   “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好一个失职!”孙康旺鄙夷的看着他。

   “吴大人,你爹叫吴有平,而吴辛的爹,叫吴有静!”

   “本督查到,吴有平和吴有静,乃是兄弟!”

   “只不过,吴有平是吴家嫡子,而吴有静是私生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爹,也就是你的祖父,吴添喜!”

   “吴有静在八岁那年,便被其母带着来到了漳州落户,成年后,更是在每年的八月前往建宁府小住半月,为的,是给吴添喜过寿!”

   “虽然吴有静已经死了近十年,可只要是做过的事情,都会留下痕迹!”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沓发黄的信笺。

   “这是本督在吴家找到的书信,你还有何话说?”

   “吴辛,你和吴国仕的关系,本督可有说错?!”

   吴国仕傻了!

   他没想到,自己从福州赶来,竟是自投罗网!

   而吴辛更是被孙康旺手里的证据,吓的一屁股瘫倒在地,连句话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见二人默认,孙康旺朝朱由校躬身一礼,又伸手指向樊时文。

   “樊家主!”

   “你家书房地砖下面埋了什么,你应该清楚。”

   “你身后的人,还要本督说出来吗?”

   樊时文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结结巴巴的说道。

   “陛、陛下,学、学生认罪!”

   “学生堂兄乃是福建提学官樊时英。”

   “赈灾粮之事,学生也有份参与其中,求陛下开恩,放过学生家人..........”

   朱由校都要被气乐了。

   尼玛!

   这些人,为了点儿银子,真是沆瀣一气,毫无低线!

   “针北望!”

   “臣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