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孙-第3/3页



    由此也可以想见这片大陆上的世道,虽然称不上是什么太平盛世吧,至少也可以说烽火连天,各国常年在物理上打成一片,并且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

    赵晏观察和翻阅史书后发现,除开一些差别外,这里大体上跟自己前世当中的战国时代很像,甚至更接近于战国末期的那种状态。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那就是燕国的国家政权并不稳定,虽然直到今天为止,燕国还一如既往地存在着,但赵晏知道,这种分裂的局势只是暂时的,总有结束的一天,因为统一是必然的趋势,甚至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

    面对这样的乱世,燕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统天下,要么就是最终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里。

    而据赵晏来看,这燕国虽然表面看起来强盛,但实际上内忧外患很多,更没有展露出统一九州的气象。

    将来的哪一天万一国破家亡,自己到时候说不定还得光着上身、口中含玉、披麻戴孝地投降献城,能不能保住一条命都是两说,能被圈禁圈养起来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念及此,赵晏差点没高呼一声“兹事体大!”,然后两眼一黑昏倒过去。

    而且,别说什么统一九州了,自己这个太孙想要顺利的即位,感觉都很有难度,竞争压力不小,燕国的政局也可谓是相当复杂。

    总而言之,在了解清楚这些情况和自身处境后,赵晏就一直压力山大,生怕哪天燕国就亡国了,自己这个太孙也跟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可偏偏年纪太小,尤其是刚穿过来的时候,完全就是一孩童,再小点都能穿开裆裤的那种,想做些什么也有心无力,只能老老实实天天来上书房读书,默默等待着。

    顺带一提,赵晏前世是个理科生,但这个世界就是一妥妥的封建社会,师傅教的是经史子集,他一个理科生,从头开始就不说了,还成天跟着一群老学究学这个,这福分能小得了吗?

    不过,好在他是太孙,不用去参加科举,书只要能读得差不多,过得去肄业大考就成。

    直到后来,一个人的出现,才成功缓解了赵晏的焦虑,并将他引向了未曾设想的道路。

    ............................................

    当赵晏在课堂上又开始胡思乱想之际,京师城外宽阔的官道上,一骑驿卒正驾着马车打西边儿疾驰而来。驿卒身上背着亮黄色的包袱皮,细看的话,会发现其身上还有不少血迹。

    路上每遇有路人车马当道,驿卒便大声呵斥道:“忻州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快快闪开!”

    普通百姓自是避之不及,其他有身份的路人,无论身份高低也都不敢挡路,见那驿卒飞奔而过,倒是纷纷猜测这忻州是出什么事了。

    驿卒畅通无阻地入城以后并未停留,而是继续一路飞奔,直到王宫宫门前才堪堪停下,跳下马车,将身上的包袱取下交给禁军。至于其本人,则是在交差无误以后,被带去休息领赏去了。

    而这封从忻州而来的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将会给燕国朝廷,带来一点小小的波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