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少年出世锋芒显



    话说在雍江城东的湘东王府,有两位郡主,一位世子。

    大郡主湘梓茵,自小便好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珠光宝气。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大小姐脾气,为人泼辣,自私自利,锱铢必较。而二郡主湘穗兰则完全相反,温柔恬静,内敛腼腆,平日里好抚琴作画,或与其父王对弈一局。

    湘意则是湘东王唯一的儿子。自幼他身为幺儿就受到湘东王的百般宠溺,不仅在五岁便被送去国子监与皇子们同读,待通读四书五经后,父王还会在处理一些刑部的事宜时有意地将自己带在身边。

    因此湘意的成长可谓顺风顺水,他也不负父王所期,无论品行学识都在同龄人中属上等,但也从未觉得身在皇亲贵族中就应当算作优越。他不喜大姐的俗气作态,同时也怜惜平日里二姐对大姐处处隐忍,在宅中颇为维护二姐。

    因生性耿直,他许多事也都看得明白,打小就知道身边大多数人皆被虚伪与势利傍身,迷了心智。不光是他的大姐,甚至一些尚未成人的小皇子、小公主、世子和郡主们亦是如此。大家似乎都为那般贵族风气所侵染,摒弃了孩童原本该有的天真。

    他唯独时常会忆起七年前中秋宴时,在皇宫御花园遇见的一位小姑娘。

    不知为何,湘意只消一眼便能觉知,她同其他年纪相仿的皇子与公主不同。

    她独自一人坐在绿意渐褪的桃树下,腿上盖着素色毛毯。御花园里几只娇小的夜莺有的落在她肩膀上打瞌睡,有的则在她身旁的枝头冲她啁啁啾啾。若不看她的表情,任谁都会觉得这一幕宛如画中佳人。她的眼神是湘意未曾见过的清澈,纵使那双眸子似埋于雾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湘意竟然莫名感到有些心疼。他皱着眉,按自己往日的习惯,右手虚握成拳,轻敲胸口三下,便有主意了。

    对了,他可以试着让她开怀一些。

    想想平日里父王是如何讨母妃欢心的,他依葫芦画瓢般挂上笑脸,拂了衣袖,迈上前去。鸟儿们成天在宫中养尊处优,见有人来也毫无惧色。该唱歌的唱歌,该歇息的歇息,该吃食的吃食。

    而洛小悔甫一抬起头,迎来的便是湘意明朗的笑意。殁在她房中的汐北王郡主白事刚过去不久,宫里中秋宴却照旧如常,仿佛没有人再记得逝去的人,她心中难免徒增伤感。她习惯了盯着自己的残腿发呆,也习惯了身边只有鸟儿,遣去下人,得以自在。

    眼前的少年一袭白衫,在半落的夕阳下衬得格外耀眼。许是过于耀眼,她望着眼前的人一时愣了神,连湘意下一刻接住了她肩头滑落下去的瞌睡鸟儿,问她鸟儿的名字,她都忘了要回答。

    短暂的沉默后,湘意率先打开话匣子,不谈出身,不问姓名。同她从席间的饭菜聊到山水林田,又从鸟鸣的曲调聊到市集的热闹。

    平心而论,若是论他之所好,大抵便是这般惹人怜爱的女子,而不像他被强行赋予的那个未婚妻沙姗。

    直到天色完全沉下来,湘意才转身离开,彼时洛小悔已经趴在扶手上安静地睡着了。

    湘东王已在宫内寻儿多时,他虽是疼爱儿子,但更希望儿子能识大体,讲君臣之礼。寻见儿子就训斥他说宫中不宜随处走动,午膳后把沙姗丢下自己溜出去玩的行为也颇为不妥。

    而一向蛮横的沙姗则收起平日对下人时的嘴脸,眨巴着她好不容易挤出来的那点眼泪,拽着湘意的袖口撒娇。湘意几乎已经不想掩饰摆在脸上的厌烦,但他们也都清楚知道只要湘东王在这里,湘意就不可能直接将她甩开。湘意只得向父亲与沙姗赔过笑脸,说下次不会了,心里却依然是想着下次要怎样摆脱她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