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抬大木头



  第159章 抬大木头

  采伐的木头,要运到装车场,即便是归楞作业,也得是运到距离铁路沿线比较近的楞场才可以。

  但伐区一般都在山上,这中间的距离挺远。

  要是拖拉机来集材的话,就好说了,直接拖拽着木头到装车场就可以。

  但是人工集材不行,人抬着大木头走>  林业的安全帽可以冬夏两用。

  安全帽上部用柳条编制而成,夏天就这样戴在头上,防备树上的枯枝掉下来砸在头上,或者在上山的时候被伸过来的树枝划着。

  柳条帽两侧二部安着拉锁,冬天安上两只用长毛狗皮做的耳朵帽子防寒。

  知青队夏季没给发劳保,到了冬季采运期,别的没有,安全帽必须得配发。

  这安全帽戴着不咋好看,有的人见着就说是跟智取威虎山里面的小炉匠那样,有点儿滑稽可笑。

  但别小看了那帽子,十冬腊月的天气,山上死冷死冷的,有这毛茸茸的帽子护着耳朵,不至于把人的耳朵冻坏了。

  “希平,你看按照目前的进度,咱们打算在元旦之后线比较近的楞场才可以。

  但伐区一般都在山上,这中间的距离挺远。

  要是拖拉机来集材的话,就好说了,直接拖拽着木头到装车场就可以。

  但是人工集材不行,人抬着大木头走出挺老远,不等到地方,就累懵了。

  所以人力集材,就得找点儿巧办法。

  因为集材运输要按照图纸,一条沟一条沟的集运。

  所以在刚上冻的时候,沿着山间沟塘子,提前修腰,将木头卸在地上。

  然后卸下掐钩,再用杠子在木头小头撬动几下,将木头斜着摆在沟口附近。

  木头总算放下,众人都松了口气,有人摘下柳条编制的安全帽,擦了擦头上的汗。

  林业的安全帽可以冬夏两用。

  安全帽上部用柳条编制而成,夏天就这样戴在头上,防备树上的枯枝掉下来砸在头上,或者在上山的时候被伸过来的树枝划着。

  柳条帽两侧二部安着拉锁,r />  “希平,你看按照目前的进度,咱们打算在元旦之后开始滑放木头,赶趟儿么?”

  陈维国喘着粗气,问盛希平。

  “应该没问题,咱这片伐区小,上头给咱定的任务额也不算太大。

  大家伙儿多用点儿心,我估计年前就能干完。”

  盛希平上辈子包过林场不少活呢,经验在这儿,所以很有信心。

  “其实要我说,咱几个都多余来山上受这个累。

  这玩意儿一冬天累死累活的,挣那几百块钱,还赶不上跟着你上山打猎呢。

  这一冬天,咱不得打老多东西了?

  多卖几个黑瞎子胆、猞猁皮,啥都出来了,不比在山上受这个累强啊。”….

    陈维国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维国,话不是那么说的。咱们打猎是自由,可没啥前途啊。

  咱是知青,上山来接受锻炼的,咱在林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往后的前程。

  将来不管是招工,还是当兵,表现不好没咱的份儿。”

  盛希平一听,就笑了。

  咋说呢,这要是回到八十年代那时候,他肯定摔耙子不伺候猴。

  谁闲着没事儿跑山上三十来个男知青,王建设和张志军给李大壮当油锯助手,潘福生领着两个岁数小的去修冰沟,高海宁带着俩人造材。

  其余人大致分成三组,都抬木头。

  眼下是先进行上半段工序,尽量抓紧时间伐木。

  等到过了元旦,将木头滑放到下面楞场,通过检尺员检尺之后,才能叫产量。

  知青队独立核算,属于承包性质,多干才能多得,所以这些知青谁也不敢懈怠。

  不光是知青,正式工人也一样,冬季采运的口号就是争分夺秒创高产。

  前川林场连着两年都是全局产量第一,被评为先进单位。

  这项荣誉,全林场都看的很重,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将来不管是招工,还是当兵,表现不好没咱的份儿。”

  盛希平一听,就笑了。

  咋说呢,这要是回到八十年代那时候,他肯定摔耙子不伺候猴。

  谁闲着没事儿跑山上来出这个憨力?一天天累得要死,这一季下来,也没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