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度陈仓护赵昀



    停驻在恩州的蒙军开拔转攻金朝,萧澈、任云岫的计策再次成功。接下来便是游说恩州地方势力吴安,吴安听闻贵由悄没声息地跑路了,顿感失去靠山,一时也没了主意。又听萧澈等人说新的皇子即将被册立,人心所向,湖州藩壬和济王孤立无援,大势已去,望他慎做考量。

    吴安和父亲原是降盗,父亲去世不久便有济王被废的政变,吴安自己刚刚掌权,地位尚不稳固,一心想借靠蒙古立威从而扩张地盘,现在看来,若果真如使臣所言,那么没有蒙军支援的己方继续与朝廷抗衡的话,势必艰难。如今也稳占恩州,不如给使臣点面子,先打发他们去了,且慢慢观看形势发展再说。于是对萧澈等人说:“我本一心家国,只因奸相谋位,心有不平才有所动作,并无造反之意啊!这样吧,只要新帝登基,我必率众归顺朝廷。”

    萧澈、任云岫一行便折返至楚州、扬州,顺路告知李全和张阳,蒙军已经从恩州撤军,吴安也誓言新帝登基后便归顺朝廷。李全听闻便不敢再妄动,加之他的妻子杨妙真杨氏是个文武双全的聪明女子,从旁劝阻,于是承诺助攻湖州以平叛。扬州这边,张阳听闻李全准备助攻湖州,知道湖州大势已去,便有意归顺新主,也同意齐攻湖州。

    如此,萧澈、任云岫一行开始从扬州折返回临安。一路上如释重负,静待贵由何时抵达金朝,李全和张阳何时率军攻打湖州,一切尽在他们掌握之中,而他们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扭转了大局。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一战成名,各方势力听闻朝廷的新秀萧澈和任平生智谋过人,不费一兵一卒就改变了局势,口口相传,并且传得神乎其神,特别是任平生,说他有神力,凭着一己之神力击退贵由万人大军,大家又多方打探,探察任平生的底细,却无从查起,只有一个制使的虚衔。于是传得更加神奇,甚至有人说“得任平生者得天下”,因为不知底细,又有朝廷封的官职,所以有人给任平生封号为“小仕仙”,从此,小仕仙名震江湖。成为各方势力追捧的绝世智谋!

    萧澈没想到一次邂逅不但有后续,还续得如此奇幻。那个为之心动的灯火阑珊处的女子,竟然是个奇女子,不但有美貌、有过目不忘、微观的天赋,还有智谋。看起来弱不禁风,胆量却不输男人。自从得知任云岫的真实身份,萧澈便如着魔一般对她百般呵护,生怕她再有什么闪失,以弥补之前对心爱之人的疏忽。于是就出现了和高琪争风吃醋的场面。任云岫无意说了句口渴,只见萧澈和高琪都将水壶捧到了她嘴边。

    “唉,唉?高琪大人,您拿的可是自己的水壶,男女授受不亲哦!”萧澈捧着任云岫的水壶,因为找到高琪的破绽而得意地挖苦到。他知道任云岫也绝不会喝高琪所用的水壶,说完便笃定地喂水给她喝。高琪便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不能输给萧澈。

    大功告成,任云岫的心情也放松了起来,从车窗看到野外盛开的繁花,不禁赞叹道:“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萧澈也来了诗兴吟道:“蕊中千点泪,心里万条丝。恰似轻盈女,好风姿。”说罢看向任云岫。突见一束野花从马车的轩窗外伸了进来,原来是高琪骑着马特为任云岫采的。见任云岫微微一笑伸手接了过去,便讥笑萧澈道:“这实实在在的博得美人一笑多好?你那些酸词艳曲的太虚无!”

    萧澈摇首叹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在这场出生入死的旅途中,三人已然成为莫逆之交的好友了。

    几人就这样说说笑笑准备回宫,可还没到达临安,就听到宁宗薨,举国哀悼的消息。萧澈身为大宋臣子,难免悲痛,他还记得殿试时,宁宗对自己的文章频频夸赞。于是下车朝临安方向祭拜,任云岫和高琪以及一众禁军护卫纷纷跟随他就地跪拜。刚准备继续启程,便有史相派来的信使告知,护送赵昀公子的队伍应该是被截了,本该几日前就达到临安的,可现在所有人不知所踪。萧澈和任云岫听了一时沉默,是谁干的还不得而知,很可能是湖州济王听到消息,赶在赵昀被册立前先下手为强,那么是谁给他透露的消息呢?不管是谁干的,这也就意味内乱还没有完全扫平。他们的小心谨慎是对的,因为赵昀根本没在那批回临安的队伍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