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武双才护左右-第2/3页
“呵,这高指挥使倒是很听你的话。”萧澈说着伸了伸胳膊,放下手中的书。车马颠簸,他本也无心再看下去,只不过碍于高琪在车上,自己不好打扰他和任平生二人,马车上就这么大,为了避免尴尬才不得不看起书来。
“积不相能引发的古道热肠。”
“你是说他得罪过你,所以现在才特别的讨好你?算了,姑妄听之,江河岌岌不可终日,哪里还有心思管他人的私交。”萧澈苦笑着:“任大人,平定叛军作乱,这是我见危授命、义不容辞之事。故而欣然前往,但我却不愿意去扬州寻什么十世孙。济王明明是圣上钦定的皇子,我们这么做,岂不是助纣为虐?!”
“无论萧大人信不信,我也只是临危受命,本无心仕途,所以叫我平生就好。”
“平生,任平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前辈诗中名句,想必你的名字也是如此得来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前辈的诗总能给人生命的感悟和前行的希望。”
“鸿飞那复计东西,”萧澈沉吟着,这诗太符合他此刻的心境了,刚入仕途的他,意气风发地想大展拳脚,施展报复。不想时不待人,还落得个落职奉祠的下场。“既然无心仕途,又为何能受到史相重用?”
这……,任云岫一时答不上来,她总不能说自己原本是集贤殿的女官吧。“平生不才,也是被引荐给史丞相的。”
对于这含糊的回答,萧澈也不置可否,他深知官场的复杂,拉丝结网,结党营私。所以就不便多问了。就像自己被突然授予节度使一样的莫名其妙。但,问明白了又如何?不问来路,只问归处。
又听任云岫继续回答道:“萧大人觉得有史相在,与他水火不容的济王还有机会登基吗?如果济王登基称帝,那他第一个要处置的就是史丞相。这没错吧?而史相的野心,路人皆知,也不会轻易退步。但他们二人的争执引起的是国乱,遭殃的是无辜的百姓。为了国泰民安,寻找能让史相放心且有皇室血脉的继承人,给天下一个交代,迫在眉睫!”
行至旷野,远山叠翠,溪水淙淙,偶有白鹭从车旁成群飞过。萧澈看了一眼车外,没想到任平生会跟自己坦言实政,对史相的野心毫无遮掩。不觉心中畅快。
虽然是史相所重用的人,萧澈总觉得任平生跟自己才是一路人。“这话如晨钟暮鼓啊!”萧澈颔首赞同。诚然,不是济王的话,只要是皇室血脉称帝,他都会继续为大宋出生入死。“快到扬州境内了,此行必定荆棘载途,我们要多加小心。平生兄!”
听闻萧澈终于不叫自己任大人了,任云岫微微一笑。这一声“平生兄”也初步落定了俩人的情谊。
“马上进扬州了,二位大人舟车劳顿,是就近找客栈歇息还是等进了府城再落脚呢?想必府城已经准备为二位大人接风洗尘了。”高琪在车外高声问道。
“平生兄的意思呢?”
见问,任云岫才说道:“我们此去探访赵昀,提前不可为外人所知,不如就近歇息,明天一早就先悄悄去拜访他。”
“为何不先去跟起义军张阳谈判呢?”
“因为我们手里还没有赵昀这张牌。只要赵昀同意跟我们回临安,我们便有了一张出师名正的王牌。”
“那如果张昀不同意跟我们走呢?”
“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此话怎讲?”
“他若不跟我们走,你想那些试图称霸的地方势力得知消息会放过他存活于世吗?首先济王就不会放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