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苍山老鬼之死(上)



    现在流传于世的修真之法,都是上古先贤们模仿先天神祇,从天地自然中领悟而出的。虽然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其实每种功法的上限都一样。因为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只是通往天界,甚至更高维度世界的“入场券”。

    作为所有方法中最稳定,修习之人最多,也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修仙之法”。以至于修真界一直有句谚语流传,“修真法脉三千万,修仙道门占一半”。

    暂且不论这句话里掺着多大水分,起码也能看出修仙之法在普罗大众眼中,是有着无法撼动的“权威”地位。

    故千万年来修仙之法一直被大多数人所推崇,然后经过岁月流逝,又从中演化出了许多不同派别和修炼法门。

    只是虽然也有过“唤神附体”和“画符招将”等其他尝试,但以现在修真界主流的眼光看,还是更认可从炼丹之法中领悟的“内丹术”。

    因为前人们以自身的各种失败为教训,硬是用鲜血与尸骨,为后世拼出了一条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经过一代又一代地完善与演化,如今的“内丹术”已不存在任何危险。它的修持方法也从一开始的庞杂神秘,慢慢变得至简至真。

    从实践中出真知,这千万年来不知送多少天才大能去往天界。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它顺时应天,以人体为鼎炉,炼养精气神以“还丹”。能够极快的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人体潜能的功效。从而在往后达到“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的修为境界。

    然而这内丹之道,也衍生出了许多旁支别派。但名虽异,类虽繁,却皆殊途同归。只是各自的具体用处不同,侧重不同罢了。后面就连修佛修魔等其他修真之法,也都各有借鉴或加以改良,成功将它融入自身体系。

    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无论那名称与方法怎么改变,都逃不出“炉顶化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十六个字。再往后据说就是“练虚合道”,那已经非修真者所能达到,更非凡尘的天道所能“容忍”。

    作为最开始的“炉顶化身”,筑基聚气期的修士不仅会增加一甲子寿元,让容颜常驻。还可以将原本储存于天地间的灵气转化成真气,并向着丹田气海处聚拢。之后通过运用真气,也能够使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法术和消耗不大的法宝。

    筑基炼体期除了会再增加一甲子寿元,还可以做到洗髓易经,改善原本脆弱的体质。这让他们不致于被凡人的刀枪剑戟轻轻一碰,就会遭遇生命危险。

    筑基凝神期抛去会增加一甲子寿元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凝练神识,壮大三魂七魄。他们可以不借助五官五感,就能察觉到自身周遭变化。

    而对于黑袍散人来说,那个困扰他近百年时光的问题也即将来临。

    靠着吞食大量开灵期妖兽血肉,黑袍散人没有在筑基炼体期停留太久。又花了大几十年,好不容易把筑基凝魂期给打磨到圆满,并且把突破金丹期所需的真气凑足。

    接着尴尬地就来了,黑袍散人从这之后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始终摸不到进入金丹期的门槛。

    众所周知金丹开光期修士的寿元会大幅增长,容颜也将永驻。对于天地万物的理解,也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都知道在这之前要“止念头,心如水”,把脑中的一切“波动”降到最低。

    可是这些黑袍散人就是不懂啊,他不明白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冰心诀》里的记载。

    什么“知天命”和“看破红尘”,“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满眼望去全是这种如谜语一样的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