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潜在规则



    汉嘉城与京绫城的七品对决也马上开始。

    双方的院子也递交完了名单,王平也宣布了开始。

    京绫城那边,上来了一位身穿灰色布衣的男子。

    此人名为袁云从,乙等下品灵身中期。

    汉嘉城的则是一位名为王封的男子,乙等上品灵身中期。

    “不浪费时间了,我攻,一击你还未败我认输。”王峰自负的说道。

    袁云从闻言脸色阴沉:“你太嚣张了。”

    “哈哈,京绫城都派出你这样的人了,这是根本没想过夺冠又迫不得已才让你来的吧。”王峰说道。

    袁云从脸色难看,因为他说对了,京绫城不是没有高手,可仍旧对这一届没有任何信心。

    那为何不派顶尖弟子呢?

    太庙中的姜武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场内的声音自然传不过来,但他仍旧有些猜测。

    他虽无修为傍身,但也不是一个只活在宫中的无知皇子。

    选人阶段,同样是四方修道院高层的博弈。

    就七品而言,选择谁上场根本就是明牌,不存在保密。

    如果你选了顶尖的人才,其余修道院也会挑选顶尖人才。

    院内的比试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在最顶尖的七品行列中,京绫城的弟子不认为自己能够比得上,因此索性就不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江州城的苏剑飞没来的原因,追杀异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需要。

    四方高层默默的遵守了这一规矩,因此,往往几年过去,四院大比才会迎来真正的天才。

    又为何如此呢?因为稷下学宫挑选弟子的主要来源并不是依靠四院大比,每年同样有考试,大量考生同样可以进来。

    按理来说保送的应该比自己考的要厉害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

    每方院长的政绩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这个标准就是以加入稷下学宫的人数来评定的。

    因此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不会来参加四院大比,而是自己去考,因为考试很严格,非天才不录取。

    所以,天才会去自己考,庸才会用四院大比的方式来保送,这样每年,其中一方修道院至少会多三个名额来刷政绩。

    这也是各方院子遵守规则的原因。

    姜武这些年早就看透了。

    这样做对国家有没有好处?没有。

    稷下学宫是齐国修道院的中心,因此稷下学宫的资源更是远超其余修道院,这些资源都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可不是培养庸才的。

    各方院长为了政绩利用四院大比的漏洞将庸才塞进稷下学宫,这是浪费资源。

    姜武猜到了这一点,天子没猜到吗,姜武他不知道,但这种行为已经持续了很久了,他有心做什么,可实在没办法。

    回到广场中央。

    王峰鄙夷地看着袁云从,实力的巨大差距令对方根本无力抵抗。

    王峰运转灵力,一掌拍下,袁云从的护体灵力便应声炸裂。

    袁云从面带愁容,苦笑两声,一年多的苦修没了。

    第二场,第三场同样如此。

    京绫城没有悬念的输掉了这场比试。

    七品不像八品,几乎每年都是预定好了的,这也是为什么只以一年的修为为界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苦修不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