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加派



  “哟,吃的够好嘛。”

  在周广顺、张量他们的簇拥下,周忠叉腰走进正堂,瞧见没有来得及收拾的木桌,似笑非笑起来,“额在县衙忙的脚不沾地,你们倒好,在东卤池吃香的喝辣的,好啊,额都有些羡慕你们了。”

  “主簿,瞧您这话说的。”

  周广顺面露媚笑,扇着蒲扇,“额们能够有今日,全都仰仗您的提携,这点谁心里都不敢忘。”

  “知道就好。”

  周忠冷哼一声,伸手示意道:“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都退下。”

  周广顺眉头微皱,看向张量他们说道。

  “喏。”

  跟着进来的众人,忙抱拳应道。

  在蒲城县熟悉周忠的人,都知道他和周广顺的关系,涉及到一些机密之事,周忠都会交给周广顺来办。

  “三叔,您先喝些凉茶,降降火气。”

  见众人离开后,周广顺朝一旁走去,将蒲扇插在腰带上,拎起茶壶,拿着茶碗,就朝周忠走来,“从您来东卤池时,侄儿就瞧出您心里憋着火,可是出了甚事?只要是侄儿能办到的,绝不会给您丢脸。”

  “这火气不好降啊!”

  周忠接过茶碗,紧皱起眉头,“你可知瑞王就藩一事?”

  “知道。”

  周广顺点点头,“不就是今年三月,天子下旨让瑞王就藩汉中,让惠王就藩荆州,这还是您老对侄儿说的,这和额们有甚关系?”

  “有甚关系?!关系大了!”

  周忠随手将所拿茶碗丢到桌上,撩袍坐到木椅上,情绪有些激动,“当初瑞王就藩汉中,天子下旨赏了不少钱粮和膳田,以充瑞王府内库,可多数不是从内帑直拨,而是摊派到了地方。

  尤其是这个膳田最难办。

  先前陕西总督王之采上奏,言赐瑞王府膳田三万顷,而秦地并未加拓,藩王至瑞府巳五,势难拨取。若酌派十分之一,臣当任之,余不能措。或请邻省分担。

  有司知晓此事后,就采纳了王总督所谏,让陕西任其一,四川、山西、河南分任其二,天子允准了此事。”

  周广顺露出疑惑,他不知自家三叔讲这些何意。

  “蒲城县被摊派下来5万两银子,用以购买瑞王府膳田所需。”

  “甚?!”

  周广顺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向周忠。

  开什么玩笑。

  就现在的蒲城县,别说5万两银子,就算1万两银子,也不可能拿出来。

  “三叔,您没有说错话吧?”

  周广顺走上前,不敢相信的继续道:“果真是5万两银子?”

  “额能说错话吗?”

  周忠瞪眼喝道:“知县红口白牙说的,就是5万两银子!”

  周广顺一时语塞。

  这摊派下来5万两银子,蒲城县如何能挤出来。

  周忠所言的瑞王,乃神宗皇帝朱翊钧第五子朱常浩,万历二十九年敕封瑞王,建藩汉中府,此敕封旨意明确以后,明廷有司遂开始着手营建瑞王府,以作为瑞王就藩所驻,该王府宏伟奢华,几乎占了汉中府城三分之一,历时26年才竣工,直到天启七年,瑞王朱常浩才正式就藩汉中。

  “眼下东卤池这边,产了多少卤盐?”

  周忠心情烦躁,看向周广顺说道:“知县说了,摊派下来的5万两银子,限期半个月内,就要运抵西安府城。

  为确保此事能够妥善解决。

  县衙先前所定14万斤卤盐,要加派到30万斤,近期县衙会再派发徭役,以确保所定卤盐份额能够尽快烧制出来。”

  “三叔,这可使不得啊!”

  周广顺脸色微变,上前说到:“现在东卤池才产了几万斤卤盐,您要和知县言明额们的难处啊,东卤池要加派到30万斤卤盐,就算派发再多的徭役,也不可能办到啊。”

  “要不你去找知县说说?”

  周忠双眼微眯,盯着周广顺说道:“给魏千岁修建的生祠,是知县先前强调过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停下。

  现在多了这档子事情,县衙除了从东西卤池找补,还能如何解决此事?

  陕西有司的态度很坚决,限期不能如数上缴者,一律罢免官职,你觉得额能说服知县吗?”

  “这……”

  周广顺不知该说什么。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你自己在心里掂量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