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茫茫大地真干净
    
    青云宗建立前,这个世界的修仙界曾经发生过三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前两次大战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史料早就遗失了,除了那些能活得很久的异种知道一些只言片语外,其他人顶多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再详细就无从而知了。
    修士们了解得最详细的一次,乃是最近的这一次,而青云宗就是在第三次大战中崛起的。
    一千两百年前,世界的灵气浓度和炼气士的比例远不如现在这么高,那时候也根本没有什么散修一说,凡是炼气士就必有出处,那可都是各门各派都非常宝贵的战略资源。
    当时统治青胥国的门派名叫“金清教”,青胥国也不叫青胥国。那时候的修仙门派并非此时的青云宗这种几乎不理凡人俗事的门派,而是政教一体超级国家。
    金清教在当时的整个修仙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超级门派,如暹泰罗这等小国那时候海都属于金清教的附庸,性质就有点像现在青胥国的灵虚谷,正阳山这种。
    一千两百年前,青胥国昆仑山下的一条隐藏在地下数千米的超巨型灵脉突然爆发,天地都为之变色,顿时震惊了整个修仙界。
    这条灵脉有多大呢,即便现在把修仙界所有的灵脉加起来的产出都没有那一条灵脉多。
    一时之间,这条灵脉就引起来如西方昂煞教等境外修仙门派的觊觎,金清教当然不会将这块天赐的大肥肉与他人分享。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爆发了,整个修仙界打成了一锅粥。
    大战起初,金清教凭借着本土作战的优势,加上来犯之敌的后勤补给问题,硬生生抗住了以昂煞教为首的八大派的围攻。虽然双方互有得失,但局势整体还是僵持住了。
    但在战争后期,北方的盟友千夜宗一夜之间突然反水,彼此互相守望,共同开发利用昆仑灵脉的盟约成了废纸一张。不仅东线、南线、西线的千夜宗盟友战前反戈一击,毫无防备的北方国境线顿时门户大开。
    自此以昂煞教为首的一众敌人避开了其他战线的防御大阵和防守兵力,各自教派的高阶修士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出现在青胥国腹地。
    金清教背腹受敌,一时间乱成了一团。金清教眼看着就要大厦将倾,除了少数利益捆绑极深的几个附庸门派外,其他依附于金清教的势力当即改换了门庭,成了一个个带路党。
    至此,金清教覆灭在即,残余势力退守昆仑山不出。青胥国直接被参战的西方教派们瓜分,而这些不过是开胃菜罢了,重头戏当属“昆仑灵脉”。
    金清教的掌教早已死在八大门派掌门的围攻之下,而临危受命的新掌教带着一众残兵败将退守到昆仑山上准备着最后进行殊死一决。
    九大教派乌泱泱将昆仑山团团围住后,一众势在必得的豺狼们不想强攻了,反而开始爱惜羽毛起来。千夜宗掌门这条老狗便开始假唱白脸,昂煞教教主在一旁唱红脸,双方就这样拉锯了很长时间。
    在利益各方的一通嘴炮后,最终金清教的一众残党与九大教派在昆仑山下立下盟约,金清教作为附庸并入昂煞教,而金清教的一众高阶修士直接进入到昂煞教担任高层职务,摇身一变成为昂煞教驻青胥国的管理者。盟约订立后,金清教打开昆仑山的护山大阵,八大教派蜂拥而入,迫不及待地要去瓜分灵脉。
    陈青云当时就是金清教残兵败将的一员,因为擅长阵法在战争后期被安排到昆仑山布置防御大阵。然而他自作主张地悄悄做了些手脚,护山大阵之中还套着一层阵法。
    投降的决定根本不容陈青云这个外姓弟子置喙,即便他如何反对也没有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