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藏经阁见闻



    此时正值盛夏,从飞剑向下眺望,随着清风起起伏伏的作物如同一片碧涛翻涌的汪洋一般。山丘上随风沙沙作响的竹林之中星星点点散落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药园。偶尔还会看到有农耕司的修士驾着飞舟驱赶出现林间地头驱赶着偷吃的野兽。农耕院就坐落在这篇绵延续不绝的丘陵之中,丘陵外乃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

    上午的御兽课拖堂了,各个道院索性直接来到农耕院,午饭也在此处解决。农耕院的山长侯烨同样兼任着耕稼司司长的职位,而青云宗弟子吃的饭,穿的衣,治病的药等等都要仰赖耕稼司。

    下午的耕稼课就如其名,就是教授弟子们如何种地。包括青云弟子们每日三餐的各类灵米果蔬,制作各类法器丹药的瑶草奇花都要得从土地中取得。

    青云弟子身上穿的正式道袍,制作道袍的原料,浸染的药水均来自于御灵司和耕稼司。将棉麻丝毛等原材料以秘法纺织成布,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才制成这一套道袍。

    除了其本身作为衣物的功能外,这玩意儿不仅具备极强的防护能力,而且还能防火。如果修士本身修为高深,根据其灌注灵力的多寡,其各项能力还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果愿意额外花费学分(贡献),还可以向内务部定制功能更多,效果更好的道袍。

    夏青这个五谷不分的家伙,来了耕稼院算是开了眼了,这门课给他的震撼不比其他课来的少。修仙界的农耕技术虽然比蓝星还差了不老少,但夏青能想象到的技术这里一点不少,有些技术还更先进。

    就拿杂交技术一项来说,蓝星科学家们还需要通过农作物本身一代代选育,这个周期可想而知有多长。而修仙界可好,直接上法术催熟,极大地缩短了培育新品种需要的时间。

    散课之后,夏青等人便没有同其他人一块返回道院,乘上公用飞舟去往藏经阁。还是农耕课好啊,不光学了知识,还饱了口福,各类仙果灵根吃了个遍。

    飞舟从横跨链接绘画院与诗书院两峰的空中廊桥下穿过,速度放缓,停在了廊桥下的平台上,夏青等人纵身从飞舟上跃下,稳稳地站住,跟随着人流走上楼梯,来到空中廊桥上。

    藏经阁位于诗书院所在的太白峰,所以夏青等人还要走上一段路,几人沿着廊桥向着太白峰走走去,聊着今天课上的内容,一路说着话也没察觉花了多长时间,随着人流速度渐渐减缓,看到前方崇巅之上的高楼,藏经阁到了。

    盛夏傍晚时分,暑气尽消,山谷之中已经凝结出一层淡淡的云雾。暮色之中,岩石峭壁呈现出一抹淡淡的紫金之色。藏经阁高逾三十丈,伫立在山崖绝壁之上,历经千年风霜雨雪岿然不动,外表也不见一丝风化的痕迹,端地神奇。

    顺着沿山的石阶一路向上,空中的雾气变得愈发厚重,探出身子向下望去,已经完全看不到谷底的景色。几经转折,众人这才来到藏经阁楼外。

    藏经阁乃是青云重地,十数位把守在楼外的持械弟子正眼神凝重地扫视着楼前的人群,似乎被层层护山大阵笼罩下的宗门混进了可疑分子一般。夏青上前递交了自己的令牌,门前的中年修士勘验无误后便放行了。

    来到藏经阁内部,夏青被惊呆了。他来此之前,并不是没有想象过藏经阁内部的景象,但现实却比想象来得更加震撼人心。

    走进藏经阁,夏青的视野便被笼罩在的一团金光之中,金色的光芒从四面八方倾泄而下,仔细观察才发现淡淡的金光如同一层的薄膜紧紧地贴在那些四面八方的书架上。那些高大的书架沿着四周的楼体不断向上延申直至汇聚成一个金色的圆点。置身其中的夏青仿佛被无数经书包围了一般,看得人目眩神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