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抱痛西河



    何远贵道:“杨兄可以来我三医会堂处方,就住在会堂里,病家抓药也方便,你们

    也省得早起晚归走路。”杨思明道:“到你三医会处方可以,我不会到你们会堂住宿,我们给店家订的三个月包间,钱都付了的不可能叫人家退。”

    何远贵道:“杨兄如此仁义就不必到堂里来上班,毕竟你设的摊位离三医堂还有一

    段路程,你那天走通知我一声,我送杨兄一程。”杨思明:“我走一定来给你告辞,好好聊聊心里话。”

    不觉光阴迅速,三个月已到,有很多十几年老病的病家都很满意,杨思明好脉的脉

    力费,积有不少余钱,都是铜圆,小钱的多,带在身上是包袱,买些酒肉请何远贵谈心,行家见行家聊到半夜才分手,杨思明道会长就不要送我们,我知道你忙。何远贵道:“好吧!我就不送你们,杨兄下一站该去哪里?”

    杨思明道:“没有一定之规,我不去大城市,大城市良医多的是,乡间的人多寒热,

    久积为病,县城,乡镇最为合适,八方是路只有随遇而安”二人一见如故,有点难舍难分。次日,杨思明跟老师一路,只拈大路走,丘陵绝路多,不小心就走到人家屋里去了,师徒在大路上行走。

    太虚道:思明,我们走这条岔路进去,到偏僻的地方去看看,杨思明知老师料事

    如神,进去可能有活干,随老师一路爬坡下坎,都是七弯八拐的小路,路越走越窄,翻上一道脊梁,脊梁上是松树林,下面是荆棘灌木,翻过山梁,走下山坡,山遍上有一栋夹壁茅屋,师徒顺着路往山下走。

    看见松树底下有几间茅屋,正好走进人家的晒坝里,看那茅房大概有四间屋,门是

    掩上了的,杨思明走上檐坎,问了几声:“有人在家吗?有人在家吗?”可是没人答应,太虚道:“我们跟着这条山走出去,看是不是通大路?”

    杨思明道:“应该是通往山外大路,师徒穿帐过峡顺着山脉走,走到林荫深,突然,

    从山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一声吆一声儿,这种哭声是一撕心裂肺的哭声,是一种绝望的哭声。”

    两师徒转拐朝着山边走去,师徒走有半里路已经到了崖边,看见一个老婆婆趴在崖

    边望着崖下哭,哭得很伤心,杨思明白,估计崖下是老太太的亲人死在崖下,有可能是从崖上摔下去的,应该是一个高崖,两师徒轻轻地走在老太太身边都不知道,杨思明道:“老妈妈,什么事令你如此伤心?”

    老太太吃惊不小,立即停下哭声,说道:“我儿子从这里摔下崖下去了,肯定死了,

    我也没有打算活了,我还是从这里下去,黄泉道上母子好相逢。”杨思明道:老妈妈不要急,我下去给你看一下。

    太虚说道:这里的葛藤正好用做吊绳,把割来把叶子拔干净,用八根藤子辫成绳

    带,有十来丈长,上面拴在松树上,思明拴在腰杆上下崖去,师父就在上面放,下去有六丈多高的峭壁,上面已经看不到下面,下面也看不见上面,下面就是斜坡,斜坡上是一遍松树林子,峭壁岩石下是一遍厚土。

    地面却长满了刺藤,巴着崖边一围,几丈宽,密密麻麻几尺厚的刺藤,看见刺藤上

    陷着一个人,不用猜疑,就是老妈妈的儿,杨思明慢慢扒开刺藤,还是把手都挂破了才靠近那人,人面目全非,周身都有血迹,救人要紧,但不知道人是不是活的,也顾不上自己被挂破衣服,硬将那人拖下刺藤。

    感觉没有断气,人还是软绵绵的,还是老师有先见之明,叫我把银针工具带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