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医史奇案-第2/2页



    魏苏氏说道:我的丈夫不是一个懒人,药是我提回来的,当时丈夫回来就说,病也

    看了药也买回来了,人家那家那户的蚕豆都点完了开始点小麦,我这段时间生病了,山台上的蚕豆没点,把剩下的冷饭热了一下,吃了就出去了,我知道他的脾,出去就要晚上才回来,药是我亲手煎的。

    药煎好后,我要忙着煮猪饲料,等我把猪饲料煮好弄给猪吃,把猪喂了我才把药

    给他送去,我将砂锅儿和碗一同带去,他就在柴山的边缘地点豌豆,我上坡踢着土坎一跤下去,虽然保住了砂锅和碗,头道药汁被倒干净了。

    丈夫说道:“药渣没打倒,你再盛两碗水,倒在锅里煎二次,我搬三块石头就可以

    重煎,在柴山里找了一些干树丫,很快就烧开了,丈夫顺便折了一根荆条棍去搅药,除了就等药凉了才喝的药,昨晚回来晚饭都没吃就睡了,我以为是劳累疲倦了,一夜呻咛等到天亮却死了,口鼻耳都有血迹。”

    记录员道:“魏苏氏,你去把那根荆条棍找回来,”魏苏氏去找了一阵子,却没找

    到那节荆条棍,办案员道:人命关天,没有证物,你这个当夫人的难辞其咎,这样我们一起到山上去现场,务必找到搅药荆棍才能做正确判断并结案。

    在场的人都一起上山去,还是没有找到那根荆棍,办案人说道:“找不到也罢,当

    时是那里折的,找不到原始证据,找到树苗的兜也拔起来,总比一点证据没有好,这是最后的一点证据。”

    魏苏氏找到了那颗树苗兜,连根拔起,办案员道:案子已经接近大白,可是还没找

    到原证,案子不能草草结案,夫人,杨老师师徒,药剂员你们随我们到县衙走一趟,在没结案之前,你们就委屈一下,杨思明,魏苏氏,梁成,药剂员四个人随警员去县衙,其他人人员各自回家。

    到了县衙,韩县长还未下班,记录员把资料给县长看,韩县长看了大喜,说道:“立

    马结案,陈医师你把梁成开的处方拿去药房买药,拿回来煎好,端到堂来我自回处理。”陈医师给药房赊一剂药,把来煎好端到堂里,凉了用银钎擦亮,伸到沙罐里拿出来一看,却没有毒的痕迹。

    韩县长拿出那肇事的荆条兜,只有一寸多点长,叫警员把桌子搬来一张摆在堂中,

    将肇事的东西放在桌上,要仵作陈医师,杨思明,梁成,药剂员辨认是什么树种,可是四人没人认识,因为没有树叶,光秃秃一寸多长的树苗兜,又在场的人都去辨认,也没人知道是什么树种。

    韩县长道:“把炭炉提来把药汁重新烧开,把那不明的幼树兜放进砂锅里灭了火。”

    等药汁凉了,陈医师把银钎插进砂锅里,抽出来银钎变为漆黑,案情大白。

    韩县作了判词:“病家不明荆条来源,误折来将其搅拌熬药,是荆条把毒带进药汁

    中,自食中毒,与医家药剂员无关,任凭自己回家,魏苏氏你回去把搅拌的正物找来,才彻底闭案。”

    杨师明四个人却没有走,韩县长问道:“杨老师,没你的事怎么还不走,还要本县

    请你吃晚饭不成?”

    杨思明道:“我来到这里,济世堂的声名狼藉,总归给我一个说法?”韩县长道:

    “魏苏氏回去想法给济世堂敷一个名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