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衣钵传人-第2/2页
    
    女子说道,我这个家没有大男人了,就是我们母子三人相依依为命,杨思明的内心暗地感叹,一个中年女子带着两个男孩,大的有十一二岁,小的有**岁,真是不容易,杨思明配了一副大剂量,这是对症下药,立即叫住孩子说道:“快给你妈妈煎药,我要看着你妈妈服药。”
    杨思明看病家服了药,才说道:“孩子你想不想学医师?”孩子说道:我想学,就像杨老师一样的大医师。病人听了说道:“杨老师!我们穷人家的孩子求之不得,上不起学哪里还有出路,杨老师不嫌弃,孩子就拜杨老师为师。”
    杨思明道:“大姐你安心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们再说这件事。”女士道:“不怕杨老师笑话,今天杨老师的药钱都要赊一段时间,家中没有当力人,就没有收益,吃盐,照明就靠两只鸡下蛋卖钱。”
    听了这些话,杨思明心里十分难受,说道:“药费就免了,你这是凉寒引起的高烧,一剂药就好了,你好了就让孩子到济世堂来随我出诊,你也可以到济世堂来干杂务。”就这样说定了。
    梁成很有上进心,学医学文化双管齐下,梁成的妈妈借钱给梁成办了进师酒,这件事杨思明知道了,特意找梁成的家长谈心,说道:“梁成妈妈家里背有债没有?”女士道:“没有!没有!”
    杨思明说:我不管你有没有,我透支一年的工资给你,有债还债,没债留着零花;梁成是一个好孩子,我要把我毕生所学传给他也是真的,不能让他在贫穷的阴影走不出来,他目睹贫穷伤了心,到了成年后一定会贪得无厌,我这个济世堂都不敢托付给他,那样济世堂的名称会变乌,会宰割病家,玄壶济世就变成了发他人危才工具。
    行医辛苦,有钱人家爱面子给多少就收多少,家庭贫困的,就是自己掏钱也要医治,这就是医德。女士听了说道:“杨老师的一席话,我的心胸好像开阔了好多,原来我的想法是将钱学艺,又将艺卖钱;现在我知道舍己救人,自己一份在其中。”
    杨思明道:“正是这样传家才发达远,不管是手艺人,还是生意人,贪眼前花,他人虽要你的时候很宰人家一手,当时好看取了大利,却伤了他人的心,其实就是短命钱,没有下次和你合作的人。
    手艺也是一样,收钱过高,人家会说你手爪爪深,抓人痛过了伤痕却永存,梁成是我的徒弟,我要培养能容天下病客,不是抓着一个病人吃一辈子。”女士道:“我一介女流,董得实在太少,家庭盛衰给悟道有关。”
    杨思明道:是的,大到宇宙,小到菌丝都离不开生旺死绝,要延展生望,一概不问,就看善根,“古树根善,千年不死;人有善根,百年不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