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齐聚宁远-第2/3页



 水上餐厅和宁远超市的顺利开业,有老乔打招呼的因素在,现在开个买卖虽然说比一年前稍微利索了点儿,但是没人照应的话还是很困难。餐厅还凑合,超市没个两个月根本跑不下来,那一堆单位和公章就能让老板们死去活来。

 老乔其实也没说啥,只是在某次市政府办公会上吹了吹风,待业青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谋出路是必须鼓励的,而且在行动上是要支持的,这符合上级指示和国家政策,有关部门在办理各项手续时要给予他们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各项税费上给予最大幅度的优惠减免。

 担心有些人装糊涂,老乔又说,要不你就想办法解决人家的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就帮人家自谋生路,年底我就看数字,完不成的话就不要在位子上混了。

 主管全市经济工作的常务副市长的吹风,惠及的不止是朱明和佟彦成,很多同一时期想做小本生意的待业青年,都很快的办成了营业执照,个体的小商店小裁缝铺小吃店等等雨后春笋般在宁远市的各个角落冒出头来。宁远人民被压抑已久的商业热情逐渐的释放出来。

 水上餐厅和宁远超市的开业,宣告三驾马车正式进驻州府,超市货品之丰富服务项目之新颖。很快引起了各族市民的极大兴趣。而水上餐厅在开业一周后,正式成为宁远市餐饮界新景观。谈恋爱的年轻人们,更是把到这里喝杯咖啡视为一件很有情调的事情。

 尔东很是有点惭愧,毕竟,那只是速溶咖啡而已。

 国庆节之夜,解放路十巷尔东的新庭院里灯光明亮,尔建国夫妇尔铁锁夫妇佟昌德夫妇欢聚一堂,给尔东暖房。

 国庆节前,作为基层优秀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为响应定水县委移风易俗的号召,尔铁锁和佟昌德夫妇参加了县里举办的首届集体婚礼。尔建国一家三口没能参加,尔建国两口子原本以为弟弟弟妹回家后还要再办一场酒宴,结果被老爷子给否了。

 老爹才是真正的老党员和移风易俗的人。尔铁锁笑道,二哥,你知道老爹说啥吗?他说我结婚的时候和你妈就披着麻袋片一样的衣服,你们现在要惜福,不要铺张浪费,要感谢党,不要有了点钱就胡折腾。说的好像我是个巴依家少爷一样。

 大家都笑了,佟昌德也没在家办,实际上两对夫妻都觉得太麻烦了,几代人一个村的知根知底,搞那些繁文缛节给谁看?

 下午刚来时,尔东带着父母和叔婶舅舅舅母,去了水上餐厅和宁远百货超市。三对夫妻心里都很惊讶,没想到这三个小伙儿不声不响就搞出了这么大一摊子生意,真正是后生可畏,这会儿见了,自己的那点砖瓦窑和机耕运输生意就不够看了。

 农副产品外销这块儿他们已经不拿钱了,结余部分都用来充当村里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尔东的这个提议被两人采纳实施后,效果明显,两个土生土长的年轻村官威信大增,也引起了县乡两级领导的关注。

 尔东有信心让三叔和小舅更进一步,从兼职村官走上真正的公务员之路。

 既然是暖房,就没有在外头吃,佟梅英带着两个弟媳妇做了一顿丰盛的家宴,三个男人坐喝,佟梅英也作陪,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聊到了半夜。

 对三叔和小舅,尔东已经不能提出更多的建议,他们比自己更了解索伦村,既然已经趟出了一条路,他们自有办法走的更远。他能做的,是给两对夫妇各置办了两套秋冬装,穿上牛仔裤和皮夹克的两对新人乐开了花,并断然拒绝了侄子(外甥)的两千元礼金。

 国庆期间的又一件喜事是,师父和师弟们终于来宁远报到了。

 除了对尔东的训练进度不太满意,其他的安永泰挑不出什么毛病,体能各方面弟子保持的都很好,尤其是看到尔东给师父精心准备的单间,给师弟们备好的宿舍,还有水上餐厅这样的比州体委伙食标准高很多花费还少的食堂后,安永泰心里满意极了,但他还是抽了尔东两尺子,作为对弟子不主动回去训练的惩戒。

 尔东笑嘻嘻的受了打,转身就带着师父和师弟们去水上餐厅好好吃了一顿,安永泰再没说啥,弟子们敬酒时也端上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